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金秋十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將揭開嶄新一頁。在廣闊的古彭大地上,全市各級衛生計生系統通過組織干部職工集體收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會上的報告,第一時間獲取最新信息,感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脈搏。
醫療衛生事業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關系到一座城市發展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必須大力發展衛生與健康事業,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徐州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保障和增進人民健康,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全市衛生和健康領域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不斷提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如何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投身于建設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醫療高地、全力推進健康徐州的新征程?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衛生計生戰線的心聲——
強化預防 優化服務 深化醫改 開創健康徐州建設新局面
——對話徐州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吳憲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強調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為健康徐州建設指明了方向。”作為徐州衛生事業的“掌門人”,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吳憲對推進健康徐州建設、下好醫改這盤棋有著全局視野和更深刻的思索:深化醫療改革,就是要解決人民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全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衛生與健康事業投入力度大、發展速度快、人民群眾得實惠多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徐州衛生計生系統通過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全市衛生事業的投入,統籌資源,培育重點,形成衛生人才、醫療技術、學科發展等方面的優勢,建立良性互動的區域合作機制,構建以“人才高地”“技術高峰”和“綜合能力領先”為特征的,集醫療救治、衛生保健、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于一體的,覆蓋淮海經濟區的技術領先、設施先進、功能完善、協調發展的區域性醫療中心。
“建設健康徐州,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也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今后一段時期內,圍繞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打造人民滿意的健康徐州,要圍繞“強化預防、優化服務、深化醫改”這三個方面,寫好衛生與健康這篇“大文章”。
一是強化預防,就是要嚴把預防關,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推進衛生工作關口前移,把以治病為中心轉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
加強全民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促進全社會關注健康、重視健康,到2020年,實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所有縣(市、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4%及以上。重視重大疾病防控,健全現代化的傳染病監測和預警機制,提高各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和處置能力。突出保障重點人群,高度重視婦幼、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健康,到2020年實現社區居家養老和養老機構的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35%以上的縣(市、區)建成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區;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
二是優化服務,就是要完善15分鐘健康服務圈,加快建立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為城鄉居民提供覆蓋生命全過程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一方面,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健康公平。重在補齊基層短板,要在進一步加強基層機構建設的同時,精心實施基層衛生人才“強基工程”,培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深化基層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加快推動財政補助、人事分配、價格等政策落實,提高基層一線醫務人員實際待遇,激發基層機構運行活力。
另一方面,強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加強臨床重點??平ㄔO,積極支持城市三級醫院建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積極引進醫學新技術,努力填補區域臨床診療技術空白,實現市域內人人享有均質化的危急重癥、疑難病癥診療和??漆t療服務。加強高層次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選拔引進健康相關領域具有省內、國內先進水平的領軍人才,強化兒科、精神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
到2020年,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達到2.57人以上、護士數達到3.14人以上,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達到3.5人以上,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的65%以上,每個家庭擁有1名合格的家庭醫生。
三是深化醫改,就是要全面深化市級綜合醫改試點,大力推進衛生與健康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在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
積極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全面推開縣鄉村一體化管理、組建醫療保健集團、城鄉醫聯體和??坡撁私ㄔO,促進醫療衛生資源下沉、重心下移。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基層醫生與城鄉居民的契約服務關系,讓群眾患病后第一時間問診自己的家庭醫生。
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重在鞏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成果,在藥品零差率銷售基礎上,加快建立價格動態調整、編制備案制管理、人事薪酬制度、藥品集中采購等制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
健全完善綜合監管制度,一手強化對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等的監督執法,形成政府辦好醫、部門管好醫、院長經營好醫的新格局;一手推進健康相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到2020年,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占比均達20%以上。
同時,加快智慧健康建設步伐,加快建成統一權威的市縣二級區域健康信息平臺,突出抓好醫療機構信息化,提高醫療服務等6大業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務實應用水平,不斷擴大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等5大數據庫人群覆蓋面,力爭率先實現“三個一工程”目標。大力推進健康醫療互聯網服務,到2020年,實現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和面向基層的遠程醫療覆蓋80%以上縣(市、區),使老百姓看病就醫“天涯變咫尺”。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全市衛生計生系統一定要認真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印發的“健康徐州2030規劃綱要”要求,發揮好牽頭抓總、組織協調作用,以健康促小康,以惠民促富民,努力開創健康徐州建設新局面,使徐州成為醫改制度創新的高地、群眾健康的福地。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