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5月19日—21日,由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疼痛學分會和中國疼痛醫學雜志社共同主辦的《全國疼痛科建設高峰論壇》在廈門召開。
徐州仁慈醫院疼痛科主任范后寶,作為唯一一位民營醫院疼痛科醫生參加了此次論壇,并在大會上做了題為《超聲引導下小針刀治療腕管綜合征的臨床觀察》的專題演講,獲得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范后寶主任長期致力于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工作。在臨床實踐中,他緊跟疼痛學科的精準、微創、可視化的前沿理念,大膽創新,對傳統小針刀進行了有效改良,并將超聲引導技術與小針刀治療相結合,有效提高治療過程中的精準度和安全性,降低手術風險,由其研發的“超聲小針刀”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有一種手叫“鼠標手”你中招了嗎?
提起“鼠標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會長時間接觸、使用電腦,手腕關節因長期密集、反復和過度的活動,導致腕部肌肉或關節麻痹、腫脹、疼痛、痙攣,隨著癥狀的加重,“鼠標手”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手部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永久的殘疾。
醫學上將這種病癥稱為 “腕管綜合征”,不但電腦族易患,其他一些頻繁使用雙手的人都可能罹患此病。此外,一些懷孕婦女、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壓和甲狀腺功能失調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綜合征”。
解鎖新技術擺脫“鼠標手”
范后寶介紹,“腕管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也是手外科醫生最常進行手術治療的疾患。近年來,小針刀治療法在“腕管綜合征”的治療上得到了廣泛運用。
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將針刀通過定點、定位、定向和一定入路直接刺入機體病灶處,并對病變部位進行必要的松解或矯正治療。其優點是治療過程操作簡單,對人體組織的損傷小,患者易于接受。
但由于小針刀的操作是在非直視環境下操作的,容易損傷相鄰器官或組織。國內文獻報道的由于小針刀操作造成肌腱斷裂,神經損傷的案例不在少數,甚至出現危及生命的事件。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超聲技術的引入和應用,為小針刀微創治療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但在實際操作和運用中,范后寶發現小針刀存在著刀頭太寬的弊端,并且在超聲引導下小針刀顯影不清晰也限制了小針刀的臨床使用。經過反復試驗,范主任將小針刀前端設計為高反射區,同時借鑒臨床手術刀的設計,對小針刀前端進行了改良,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腕管損傷的具體原因,對損傷部位及粘連的周圍組織進行精準穿刺和分離,進而明顯提高“腕管綜合征”的治療準確率,減輕并發癥的發生,堪稱拯救“鼠標手”的福音。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