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周五就要立冬了,立冬過后,天氣的寒意將越來越重,大部分人都將經歷一段“凍手凍腳”的時光。有人說抓緊進補吧,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種說法靠譜嗎?立冬進補又有哪些關鍵和禁忌?讓我們一起聽中醫專家的養生之道。
冬日保養:藏精補陽氣
立冬進補補什么?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智明介紹,中醫上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對應的是“藏精氣而不泄”。所以冬天進補的首要問題是在“藏精”上做功課。“我們說一切元氣都從精開始,精就是人體的精華,我們要把精華藏在體內,不要消耗掉。”
以食物來說,對“藏精”大有好處的有核桃仁、松子仁等,平時可以多攝入一些。對于女性來說,“以血為用”,本身體質怕冷畏寒,血虧后更加容易手腳冰涼,所以一定要穿著保暖,少穿敞口服、低腰裝、薄絲襪,多吃些當歸生姜羊肉湯,可以滋陰補血。
藏精的下一步就是要補陽氣,關鍵部位在于頭、背、丹田。“頭為諸陽之匯,冬天容易起霧,霧傷于頭,陽氣就會受損,所以冬天最好戴帽子。背為胸中之陽,受涼后會引發心臟病、哮喘,也得保護好。還要養丹田的陽氣,也就是小肚子,這個部位對小孩和小姑娘很重要,尤其是小姑娘,一旦受涼會導致痛經、月經不調、宮寒不孕。”
王智明說,許多老年人需要注意的是,養陽氣意味著不可過早晨練。冬季保養陽氣,講究“與日俱興”,若是在日出前鍛煉的話,則是耗散陽氣,對身體不利,建議晨練愛好者在太陽出來后再運動。
專家:進補需要因人而異
九七醫院中醫專家閆兆表示,冬季是滋補的好季節,“人在食中養”,“藥補不如食補”,她特意推薦了兩款養生美食。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紅棗生姜粥并不陌生:大米、糯米、小米、紅棗、生姜絲、放在鍋內,添至5倍冷水,煮至黏稠,放入紅糖適量,再熬5分鐘滅火,燜3分鐘,即可食用,功能為溫脾暖胃,補氣養血。
還有羊肉腐竹煲,羊肉加腐竹、冬菇、蘿卜、荸薺與姜片、桂皮、八角等大料等同煮1小時,即可食用,功能為補腎納氣,御寒暖胃。
不過,進補之道需要因人而異,一些慢性病患者就有些禁忌。王智明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進補品為胰島素,胰島素相當于其體內陽氣,但其不能吃羊肉湯,因為羊肉湯是燥性的。而高血壓患者不能吃大魚大肉,油膩的食物。
說起近年受到大家熱捧的膏方進補,王智明說,膏方滋補講究“一人一方”,提醒大家根據醫囑選用適合自己的膏方,不要隨便跟風購買,隨意服用。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