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重點專科: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高齡產婦的生育愿望明顯增強,而這個年齡階段的產婦在圍產期存在較多的高危因素,從而導致新生兒危急重癥發生率明顯上升。為了確保危急重癥新生兒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臨床救治。2016年,江蘇省衛計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建立區域性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評估工作。作為淮海經濟區率先成立新生兒重癥監護窒( NICU)的徐醫附院,依托徐州醫科大學醫教研平臺,憑借過硬的兒科綜合醫療技術水平、先進的醫療設備及完善的人才梯隊建設,順利通過了省專家組現場評估,并于近日獲批省級“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
徐醫附院兒科醫院將承擔起蘇北及淮海經濟區危急重癥新生兒的救治和轉診任務,發揮“傳幫帶”作用,擴大區域性兒科醫療隊伍的綜合救治能力,提高基層兒科醫護人員對新生兒危急重癥的識別能力,將淮海經濟區新生兒危急重癥綜合救治水平帶上一個新臺階。
實力擔當:新生兒救治能力淮海經濟區領先
對于醫院來說,最棘手的莫過于搶救危急重癥患者。那一刻,生命與時間賽跑,必須爭分奪秒。
而與成年人相比,新生兒因為身體機能發育尚不成熟,突發狀況多,病情變化快,一旦發生危急重癥,則十分危急,堪比從死神手中搶生命。
2016年,依托于徐醫附院、兒科醫院,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應運而生。救治中心包含新生兒重癥監護室( NICU)和新生兒病房。
盡管“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這塊牌子剛滿周年,但是對于新生兒危急重癥的救治卻由來已久,其中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在1984年就已成立,是蘇北乃至淮海經濟區內最早建立的無陪人NICU。對新生兒的救治和疑難危重癥的診斷治療也處于淮海經濟區領先地位。
“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從無到有,卻以強勢姿態成為徐醫附院的一張響亮名片。它的強,來自于背后實力強勁的徐醫附院醫教研為一體平臺支持;它的強,還來自于歷經60年,幾代人不懈努力而發展成為區域性科教研中心的兒科醫院。
作為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強有力的“后盾”,徐醫附院兒科的發展歷程頗受矚目。兒科醫院院長王軍告訴記者,“徐醫附院兒科成立于1958年,迄今已近60年。當時,兒科與內科、外科、婦產科并列為醫院四大科室。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兒科發展成為區域性的醫療、教學、科研、管理和高層人才培養中心。”
王軍院長表示,盡管近年來各大綜合性醫院兒科不斷萎縮,但徐醫附院始終堅持加強兒科學科建設,新生兒、小兒神經、小兒腎臟、小兒血液、小兒心血管、小兒遺傳代謝內分泌、小兒呼吸、小兒消化、小兒急救等專業發展迅速,專業水平始終保持與國內先進水平同步發展,為患兒提供了高質量的診療服務。
基于此,在整合醫院優質資源后.2014年1月25日徐醫附院兒科醫院正式成立。作為兒科的學科帶頭人,王軍擔任了兒科醫院的院長。
“作為區域性醫療龍頭,徐醫附院在兒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綜合優勢,特別是還承擔著淮海經濟區疑難危重癥的診斷和治療。目前,兒科醫院(含東院)已擁有床位500張,兒科醫療技術實力在江蘇省綜合醫院名列前茅。”王軍院長表示,省級“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的確立,是對徐醫附院及兒科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的認可。在依托徐醫附院綜合實力和兒科醫院??苾瀯莸幕A上,救護中心將盡最大能力幫助區域內疑難、危重新生兒得到及時、有效的臨床救洽。
特色優勢:新生兒搶救成功率高
對新生兒來說,各種危重疾病都有可能威脅到他們的生命。即使是看似普通的肺炎對于新生兒來說也可能是致命的。
“我們曾經接診過一名出生僅兩天就出現呼吸困難的患兒,他被第一時間從產科轉送到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檢查確診是吸人性重癥肺炎。所幸搶救及時,患兒轉危為安。”王軍院長說,由于新生兒各器官系統發育尚未成熟、代償能力不足,導致患兒病情來勢兇猛、變化很快。這也是新生兒急危重癥救治的難點所在。
像這樣的危急新生兒,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每天大約有在院病人60余名,每天新收治的危重新生兒平均約5-6人。針對新生兒的特點,救治中心配備了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小兒常頻、高頻呼吸機及無創呼吸機、新生兒輻射搶救臺、高級暖箱、藍光治療儀、心電監護儀、嬰兒高壓氧倉、全自動過敏原分析系統、呼吸道病原學檢測系統,壓縮霧化吸入器、血鉛分析儀、熒光定量PCR儀等診斷治療設備,及專業的兒科實驗室。
如果說先進的專業配套設備是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的利器,那么,技術優勢則是救治中心的至尊法寶。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兒科醫院在淮海經濟區率先建立無陪護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淮海經濟區率先成立小兒血液病專業,蘇北地區僅有的能進行小兒骨髓移植的單位;率先在淮海經濟區開展小兒神經遺傳代謝性疾病致病基因的鑒定和突變基因的篩查;上世紀80年代在國內率先開展小兒糖原性腹瀉發病機制研究,首創了鉛大便實驗室檢查方法……
多年來,兒科醫院在新生兒疾病治療方面形成了許多特色和優勢:如極低出生體重兒和超低出生體重兒救治,新生兒危重癥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重度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極低和超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緒腸炎、多臟器衰竭、嚴重高膽紅素血癥、休克、頑固性低血糖、嚴重感染、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及消化道畸形診斷等方面具備豐富臨床經驗。
“我們成功救治的體重最低的患兒僅有800克,如今孩子已經10歲了。可以說,對于超低體重新生兒救洽成功率非常高。”王軍院長表示,除了超低體重新生兒之外,新生兒窒息治療、早產兒危重治療方面,兒科團隊也進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成功應用到臨床,多項技術獲得江蘇省和徐州市衛生新技術、科技進步獎。
根據統計,自救治中心成立以來,收治危重新生兒1500余例,搶救成功率很高。其中成功搶救胎齡小于26周的早產兒12例,同步外周血管換血20余例,PICC達100余例。救治例數、救治水平及搶救成功率均創歷史最高。
由此可見,省級“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花落徐醫附院實至名歸。
人才支撐:“走出去引進來”完善人才梯隊建設
技術力量雄厚,人才是支撐。
作為徐醫附院兒科的領軍者,王軍院長從醫三十年,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兒科醫學事業發展上,不僅個人臨床治療水平不斷提升、科研成果突出,而且帶領兒科團隊努力拚搏,使徐醫附院兒科成為蘇北地區的兒科重點專科。
據王院長介紹,徐醫附院兒科目前是江蘇省重點學科、江蘇省重點臨床專科,徐州醫科大學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單位,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單位,這些平臺的獲得也標志著徐醫附院兒科治療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地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軍院長當選為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
對此,王軍院長說,作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兒科主任,能夠當選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這一方面說明徐醫附院兒科整體實力達到了國家領先行列,另一方面說明徐醫附院兒科有一支優秀、高技術水平的人才團隊。
隸屬于兒科醫院的新生兒危急重癥救護中心,目前共有醫護人員70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7名,全部為碩士以上學歷,博士2名。多名醫護人員先后在上海復且大學附屬兒科醫院NICU、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NICU、南京兒童醫院NICU、蘇州兒童醫院NICU進修學習,使醫護人員的救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全科醫護人員熟練掌握新生兒危重癥救治技術,具備較強的應急救治能力。
與此同時,在學科帶頭人王軍教授帶領下,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積極開展各項科研工作,先后承擔國家級、省市級課題十余項,在中華級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百余篇,并將取得的科研成果應用于臨床,使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等疾病的診療水平居于省內領先地位。徐醫附院兒科醫院還承擔起徐州醫科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教學工作。
輻射影響:當好“傳幫帶”提高基層兒科醫生救治能力
“科研的創新推動醫療技術不斷發展,而醫療技術的進步又推動了對研究生以及對周邊醫院人才的培養,這也就是區域性醫療龍頭的責任、義務所在。”王軍院長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少,對于新生兒的救治能力有限,同時對新生兒疾病誤診率較高,從而導致危重新生兒搶救的延誤。
作為省級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徐醫附院兒科醫院還承擔一項十分重要任務,那就是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加強對周邊地區、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兒科醫護人員的培訓,參與市、縣兩級救治中心的技術指導與會診工作.從而擴大區域性兒科醫療隊伍的綜合救治能力,提高基層兒科醫護人員對新生兒危急重癥的識別能力,為危急重癥新生兒的轉診救治贏得時間。
隨著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逐漸發展壯大,如今收治病人輻射江蘇、安徽、河南、山東等省市,救治中心專家組在百忙之中也積極參與幫助和扶持淮海經濟區基層醫院新生兒科和NICU的建設。
據悉,目前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洽中心的轉診系統已經投入使用,其中配備了新生兒專用救護車和搶救設備,可以承擔輻射范圍200公里內的危急重癥患兒的轉診。轉診綠色通道的打通將大大提高異地危重新生兒急救、轉運和搶救效率,確保新生兒疑難危急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臨床救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