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人上了年紀,膝蓋越來越力不從心,疼痛、變形、活動度受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因其外觀多伴有關節肥大或畸形,故有人稱之為變形性關節炎,也有人稱之為肥大性關節炎。因其從關節軟骨退化開始,故有人稱之為退行性關節炎,也稱之為骨關節病。現在多數稱之為骨性關節炎。中醫稱為“膝痹病”
2017年11月30日下午,在徐州市中醫院每周四的健康大講堂上,治未病科主任中醫師潘小紅教授就“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為主題作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講座還未開始,徐州市中醫院體檢中心-1樓會議廳內早早地聚集了不少前來聽課的市民。
年齡、體重等因素均可導致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是由于關節軟骨、關節結構的退行性變以及繼發于退行性變而導致的軟骨面的破壞或增生性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關節軟骨的退化和損傷。
潘主任告訴大家,從發病原因來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又稱特發性骨性關節炎。多見于體力勞動者,血壓高者,婦女,50歲以上,體型肥胖的患者。膝關節最常見。原發性骨性關節炎通常進展緩慢,而且不太嚴重。繼發性骨性關節炎也很常見,常繼發于關節畸形、關節損傷、關節炎癥或其它傷病,又稱創傷性關節炎 。
另外,潘主任提醒大家,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以下這些因素應該引起重視:
1.年齡:從中年到老年,隨年齡增長,常發生關節軟骨退行性變,關節多年積累性勞損是重要因素。
2.性別: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見,尤其是閉經前后的婦女。說明該病可能與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3.體重因素:肥胖和粗壯體型的人中發病率較高。體重超重,勢必增加關節負重,促成本病發生。Felson報道體重在10年內雖只減輕5kg,也能減少膝OA的危險因素達50%。
4.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任何原因引起關節形狀異常都可改變關節負荷的傳送,對關節軟骨面局部的負荷和磨損增加,均可造成OA。
5.骨密度:當軟骨下骨小梁變薄變硬時,其承受壓力的能力下降。因此骨質疏松者OA的機率較高。
6.其它因素:與基因突變、免疫學異常等因素可能有關。
中醫治療膝痹病 講究辨證施治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類。潘主任重點講述了中醫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方法,分為內治法和外治法,并且強調中醫治療膝痹病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即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個性化實施治療方案。潘主任根據多年從醫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病癥:
1.肝腎虧虛癥:滋補肝腎、強壯筋骨,院內協定處方:鹿角膠12g(烊化)、淫羊藿15g、肉蓯蓉12g、骨碎補15g、熟地黃12g、當歸12g、牛膝10g、黃芪15g、白芍12g、甘草6g水煎取汁300 mL,150 mL ,2次/ d口服。
2.瘀血阻滯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院內協定方:當歸12g、赤芍12g、桃仁10g、沒藥10g、乳香10g、牛膝10g、秦艽12g、黃芪20g、生甘草6g,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兩次服。
3.肝腎虧虛癥:滋補肝腎、強壯筋骨,院內協定處方:鹿角膠12g(烊化)、淫羊藿15g、肉蓯蓉12g、骨碎補15g、熟地黃12g、當歸12g、牛膝10g、黃芪15g、白芍12g、甘草6g水煎取汁300 mL,150 mL,2次/ d口服。
4.瘀血阻滯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院內協定方:當歸12g、赤芍12g、桃仁10g、沒藥10g、乳香10g、牛膝10g、秦艽12g、黃芪20g、生甘草6g,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兩次服。
外治法則包括中藥外用、針灸治療以及推拿治療。
手術治療是關節鏡下膝關節有限清理術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許多患者聽到手術就會產生抵觸心理,潘主任告訴大家,任何治療都以病情需要為出發點,對于一些病情相對嚴重的患者,關節鏡介入治療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具有創傷小,無出血、恢復快等優點,一次可同時治療多種疾病,如膝關節手術可同時進行關節清理術、滑膜皺襞切除術。徐州市中醫治未病科現已形成完善特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治療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的始終,患者只需住院10-14天 ,便可出院。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