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商場專柜售價五六百元的面霜,被網上店鋪以一二百元的價位拋售。這些超低價的商品對消費者來說,是“難得的機會”還是“美麗的陷阱”呢?消協人士提醒說,網上消費確實存在不少誠信隱患。
化妝品網站每天盈利萬元
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高薇是網購化妝品的忠實擁躉者,她敏感型肌膚常用的一種無香料的護膚品國內根本沒有專柜,因此她一直選擇一家可以國際送貨的網站,至今已經購買3年。
業余兼職做模特的小唐平時常需要上妝,她的大部分韓國彩妝也是從網上購買的。“蘭芝”的草莓酸奶面膜,專柜售價在180元左右,而在網上一般只有120元左右;還有125毫升裝的“倩碧”黃油市場價460元,網上僅售270元左右。
在辦公室里點點鼠標就能買到便宜的國際大牌化妝品,這讓許多辦公室女性樂此不疲。據北京一家化妝品專營網站告訴記者,2002年創辦之初網站只有不到100名會員,到現在僅北京地區就有6000多固定顧客,每天盈利萬元左右。并且這類網站的信息許多人都是通過周圍朋友“口口相傳”知道的。近兩年,這種通過網絡采買名牌化妝品的做法越來越熱,而超低價格是吸引人們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
網上化妝品為什么便宜不少?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網上的化妝品沒有店面費用,進貨來源多是國外大減價時采購的水貨,還有一些賣家將套裝產品拆開賣,因此價格非常便宜。但是,有時也難免有一些假貨魚目混珠地充斥其中,這時候就需要購買者擦亮眼睛,辨別真假。
小心低價背后藏陷阱
高檔化妝品是網上消費的大熱門。經常在網上看到,一瓶商場專柜售價五六百元的面霜,被網上店鋪以一二百元的價位拋售。這些超低價的商品對消費者來說,是“難得的機會”還是“美麗的陷阱”呢?消協人士提醒說,網上消費確實存在不少誠信隱患。
據了解,我國在化妝品進口、銷售、檢測等環節,都有相當規范的程序和法規,因此在正規渠道購買,消費者的權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但如果一味追求低價,就容易給不法商家以可乘之機。
根據中消協的統計,2005年,互聯網投訴居服務投訴上升的首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就是采取低價誘惑的手段推銷二手貨或殘次品,而當消費者想要退換的話,困難重重。
據業內人士報料,在一些規模較小的網上店鋪,某些國際知名的化妝品、香水等產品,以相當于正式商場一二折的超低價格出售。但實際上這些“個人商鋪”往往都沒有得到相關品牌的正式授權,所銷售的產品也很難判斷其進貨的渠道。
消協人士因此提醒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前要認真了解網站的資質,對生疏、冷僻甚至是境外的網站要提高警惕,盡量選擇一些有保障的規模大的網站,爭取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從而避免權益受損。
化妝品怎樣網購最合算
化妝品網站如雨后春筍,網購化妝品也要貨比三家。
網購“熟手”傳授說,不妨先看看其他用戶在論壇的反饋,選擇口碑好的購買。其次,不同網站的化妝品價錢也有些許出入,記者在兩家同樣銷售業績不錯的網站就發現,由于進貨渠道不同,一些產品能相差幾十元甚至百元。最后,各個網站優惠期不同,可以事前咨詢一下,選擇最合適的時機購買優惠產品。
網購也有計算訣竅,據“美麗有”網站負責人介紹,一般來說,套裝要比單品合算,套裝都是同一品牌幾種產品組合,折扣優惠會更低廉。小樣也是經濟實惠的選擇。網上組合出售的小樣非常多,如倩碧一款柔皙緊致熱能潔面霜30毫升裝小樣售價僅68元,而專柜價錢75毫升要460元,因為小樣是商家大量購買時附贈的,因此出售就格外便宜。還有一些兩個或三個一組的產品小樣,本來就比單品便宜,用不了的話和同事合買也挺合算。此外,由于進貨價錢不同可能同一品牌產品在同一網上就有國產和原裝的區別,這時候就要多留心比較價格。比如“歐萊雅”雪顏面膜5支原裝進口的99元;同樣蘇州產的反而要108元。
網購化妝品如何辨真假
看包裝:假貨從外觀上包裝比較粗糙,印刷上字體不清,霜體有劣質化學品氣味,這時建議購買者不要接貨付款。購買前可以到英文網站查詢該廠家是否有這種包裝劑量的產品及其大概情況。目前一些國外已經停產很久的東西某些渠道還在賣。
專柜驗貨:可以直接將買到的化妝品拿到專柜去驗貨,請廠家人員辨別一下。
代碼查詢:如果購買的化妝品國內沒有專柜,就需要上網查詢。國外品牌的化妝品和國內不一樣,沒有明顯批號,只有4至5位英文和數字的代碼,可以登錄該品牌網站輸入查詢。以“H2O”正品瓶裝為例,代碼4275H18,第一個(4)就代表2004年生產,(275)代表2004年的第275天,H18是H2O每一種產品都有的獨特編碼。
如何識別行貨、水貨、港貨
行貨:正規渠道的真貨,經過關稅、國家檢驗、有中文說明書。
水貨:水貨其實也是真貨,只是渠道不正規,沒有經過關稅,沒有中文說明書。但價格要比正規渠道便宜。
港貨:港貨一種是指從香港正規商場帶回來的;還有一種所謂港產的港貨,據知情者透露,在香港沒有生產過。如“蘭蔻”只在臺灣和法國有廠,那么所謂的港產“蘭蔻”就是仿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