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的減肥藥物,主要原理就是"管住入口和開放出口"。
"管住入口"的意思是,讓人少吃少喝,用藥物抑制食欲和抑制腸道內脂肪的吸收。"開放出口"就是利用利尿劑和有通便功效的中藥,使人多尿多便。
"排毒"藥物則多打著中藥概念,加入大黃、番瀉葉、蘆薈等含有蒽醌類化合物的中藥,服用后不斷地拉肚子,讓人誤以為身體在排毒。長期服用減肥藥,不僅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而且減肥藥中的某些物質會引起其他風險。
比如前段時間國家藥監局要求停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十余種含食欲抑制劑西布曲明的減肥藥,就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若減肥藥中含有麻黃素,則能作用于中樞神經,加強身體熱量消耗及脂肪分解。讓人感覺吃不下東西、目眩、頭痛、嗜睡甚至心悸。
從臨床效果來看,雖然一些減肥藥通過使"腸胃異常工作",可達到迅速減肥的目的。但一旦停藥,患者體重在很短時間內反彈,身體功能也會隨之失調。長期服用減肥藥還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內分泌紊亂甚至厭食等副作用。
長期服用排毒類保健品,輕者可能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重者甚至可能誘發上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經失調。而且在清腸排毒的同時,很可能使腸內菌群平衡狀態失調;經常刺激腸道會損傷腸道的肌間神經叢,會使便秘更加嚴重。
除非是重度肥胖癥患者,一般不提倡使用藥物減肥的方式,體育鍛煉、調節飲食是公認的科學減肥方法。而且人體通過出汗、排尿、排便三種方式已經能夠順利地排除身體內含有的毒素,不用額外服用藥物排毒。攝入適量的膳食纖維,如粗糧、蔬菜、水果、豆類等,有助于調節腸胃、排除毒素。如果真的需要服用這類保健品,一定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注意不能減肥心切,在短時間服用過量,如果發現異常要馬上停服。
長期服用排毒類保健品減肥不可取
閱讀下一篇
在人體穴位上埋上一小段線就能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