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兒童醫院骨科專家介紹:兒童需要對肢體的每一部分依次定期進行檢查。有不對稱或進行性畸形通常是異常的表現,并且應該找到神經因素(例如脊椎發育不良,腦癱)。應該檢查每個關節的活動范圍,并且讓患者取站位,坐位和臥位檢查股關節,膝關節和足的角度和旋轉度。
髖關節異常
股骨內旋在兒童中常見,股骨前傾的角度從出生時的40°下降到青春期的15°。明顯的股骨前傾導致"吻膝征",足尖向內,以及步態笨拙。應該避免呈"W"形的坐位,大腿外展或屈曲(胸膝位)的睡臥位,以及極度的旋轉,這些可使股骨內收加重。如果明顯的股骨內旋持續到8歲,則需要矯形治療。
股骨外旋常常在兒童走路以前發生,顯然是由于宮內姿勢造成的外展/外旋軟組織攣縮所引起的。大腿外旋的睡臥位會使這種狀態延續。換尿布時內旋下肢可能有幫助,但大多數病例在走路時開始自行糾正。必須要作徹底的檢查是否有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疼痛和跛行是青少年股骨頭骨骺滑脫或幼兒股骨頭缺血性壞死(Legg-Calvé-Perthes病)的特征性表現。疼痛有時涉及膝或大腿前部。早期診斷可明顯地改善預后。滑脫一般是緩慢發生的,并且最多見于肥胖的青春期男孩。20%的患者是雙側性的。原因不明,但懷疑可能受激素的影響。X線可以確定診斷并且可以排除髖臼發育不良和退行性變。需要外科治療,經股骨頭和骨骺打入釘子以阻止進一步的滑脫。
膝關節異常
膝或股骨-脛骨角度畸形有兩種主要的類型:膝內翻和膝外翻。如果不治療,兩種類型都可以造成成人的膝部骨關節炎。
膝內翻在剛學走路的孩子中多見,常常在18月齡時自行糾正。如果膝內翻持續存在或嚴重度增加,應懷疑是Blount病(脛骨骨軟骨病)。因X線表現正常,Blount病的早期診斷困難。還應該排除佝僂病。如果早期開始用Danish夾板夜間治療可能有效,常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膝外翻較少見,而且即使程度嚴重一般在9歲時可以自行糾正。應該排除骨骼發育不良或低磷酸酯酶癥。如果10歲后有明顯的畸形存在,需要施行股骨遠端骨骺阻滯術。
膝關節疼痛伴有脛骨粗隆腫脹在青少年中常常是由于Osgood-Schlatter病但也可能是由于膝蓋骨軟骨軟化癥(膝蓋骨關節軟骨軟化)。由于運動時股四頭肌和膝蓋骨活動不協調產生的膝蓋骨軟骨軟化造成明顯的大腿角度或旋轉度的改變。尤其是在上下樓梯時出現膝部疼痛。治療包括等長的加固股四頭肌,解熱鎮痛藥物以及避免產生疼痛的活動。
脛骨旋轉隨著生長發生,外側旋轉從出生時的0°增加到成人時的20°。脛骨外旋很少有問題。內側或中部的脛骨旋轉在出生時常見,但隨著生長會改善。佝僂病或神經肌肉問題也是引起原因之一。這種情況造成足尖內收和膝內翻。
為評定脛骨旋轉,患者取膝關節彎曲90°的坐位,并讓小腿懸空。然后排列縱向的脛骨和第二掌骨的脛骨結節。現在在兩踝間想象一條直線。沿著脛骨的兩條直線相交的角度大約是脛骨內旋或外旋的程度。如果受影響的足旋轉超過20°則存在著脛骨中部的旋轉。如果足的側面旋轉超過30°則存在著脛骨側面的旋轉。還應該對步態進行評估。
被動運動(足的極度外旋)或矯形鞋(在足跟內側或足底外側加楔墊,Thomas或扭力跟)對治療脛骨內旋偶爾有幫助。7歲后扭轉持續存在需要矯形治療。
足異常
前足異常在每100個活產嬰兒中有1個發生。幸運的是,大多數是功能性的,例如跖骨內收,而不是結構性的,例如部分畸形足(內翻畸形)或跖骨內翻。
跖骨內收中,足前部內收而且靜止時可以旋后。一般足可以被動外展而且當足底受刺激時外翻超過中位。偶爾有受累的足僵硬,不能矯正到中位。通常在生后的第一年內不治療也可解決。固定的畸形需要矯正。
跖骨內翻是一種宮內的半脫位,典型病例在出生后不會好轉,需要正確的矯正。
旋前,平足癥和扁平內翻足根據足弓中部扁平及足向外旋轉可以認出。有后足的外翻和前足的外翻,外展。嬰兒常常由于足弓中部的脂肪墊顯示出假性的平足癥。如果畸形是功能性的,在用足尖站立時足弓一般恢復正常。大多數孩子在開始行走時由于韌帶松弛和步履蹣跚,足有些旋前,但在2歲半左右不經治療就可以自行糾正。如果足有疼痛或痛性痙攣,需要用矯形鞋(弓形支撐物或有長的內側墊和一個Thomas后跟的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