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種家用電器的普及與音響玩具的問世,增加了家庭中的噪聲污染,而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抵抗力弱,對噪聲特別敏感,應引起年輕父母的密切關注,謹防噪聲危害嬰幼兒。
嬰兒在出生后一個月就已具備較完善的聽覺,但是由于嬰幼兒的鼓膜、中耳、內耳和聽覺細胞十分嬌嫩,對噪聲特別敏感,容易出現聽力疲勞或鼓膜損壞,使嬰幼兒對語音的差別感受性降低,阻礙聽覺的發展。據測定,在10厘米范圍內,洗衣機、電冰箱、電吹風、電風扇的音響是40~90分貝,縫紉機、收錄機、電視機的音響是50~80分貝。只要將以上1~2種噪聲會集就會超出我國關于居民區內40~50分貝以下的噪聲標準。如果嬰幼兒長期生活在80~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可使嬰幼兒的耳蝸發生營養不良和缺氧,使聽力受損。天長日久,因鼓膜和內耳聽覺器官器質性的病理改變,甚至鼓膜振動過劇,而誘發噪聲性耳聾。
年輕的父母平時要盡量避免嬰幼兒接觸燃放爆竹、高音喇叭、軋鋼、打鐵、電鉆等高噪聲環境,少讓孩子玩音量高的玩具,放電視機、收錄機的音量宜適中,以減少噪聲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