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養生的無知有三大突出表現:第一,以身體功能檢查作為唯一指標控制健康狀況;第二,看重錢財、毀譽,而無視情緒與心境的管理;第三,不現實地企圖用比獲得健康更難的境界規勸來達成健康。
人體是高度復雜的有機整體,健康狀況絕不只是指某些臟器是否完好。這就好比一座即將倒塌的大廈,在傾覆前的一分鐘表面上看上去還是很安全的,其實其內在結構早已經出了問題。因此西醫體檢并非全面。
財富和榮譽可以讓一個活人在社會人群中展示其成功和力量,但是很多人顯然還不清楚,良好的情緒和淡泊的心境是維持生命本身力量的根基。境界是生命的財富,錢財毀譽是社會人的財富,雖然都是財富,可還是有個順序。
健康終究是一種可感知的身心狀況,從感知出發就可產生調整需求和具體行動,而規勸人們調整心態提升境界是在是以遠水救近渴。
聃覺養生法
何謂妙法?如果是勸人“大度”“提升境界”,或者像培訓賣保險的教人激奮,或者告訴人應當每天堅持鍛煉身體,都不是妙法。事實上境界和好習慣本身可能比健康還要高深,也可能這些品質是健康之后的結果而非原因,是本末關系。
妙法,就是指它一定能導入正道,同時既非尋求“捷徑”,也非逆背人性。
要勸人按好習慣去做,又順因人性,那么這里講的人性是什么呢?我要講三點“原理”,讓大家看一看人們容易相信的是什么;人們什么時候才會由想法轉為行動;什么樣的動機才會強化為行動的欲望。
相信原理――常人只從心里相信那些看得見的;
行動原理――人們通常只被看得見的因素激勵立即行動,而非理想或理智。具象化的目標才更有力量使想法變為行動。
欲望原理――人們對既得利益的捍衛熱情遠超過對理想的追求。
聃覺養生原理就是從這三點考慮。
具體步驟:
第一, 徹底理解精氣神三者俱佳才是健康。徹底清楚底氣旺盛與底氣不足是何種感覺;徹底清楚睿智輕靈與神疲意散的感覺。
第二, 必做項:不必從改變習慣入手,只需記住:當感覺神疲或氣虛時,立即反應到你正在地進行的行為或思慮乃是在慢性扼殺你的生命。持續下去,盡管勤奮也得不償失。你需要少許時間立即凝神定氣收回生命損失。直至感覺恢復良好。
第三, 選擇項:如果愿意你可以總結一下:那些習慣是養氣、聚神的?哪些行為習慣是耗氣傷神的?
第四, 選擇項:養生知識越多采取正確行動機會一般也越多;養生習慣養成越多,壞習慣越少成功概率越大,人生也越快樂。但你不必這樣做,你只需自己看著辦。
第五, 信不信由你:經常耗氣散神很容易得大病和猝死,堅持聚精會神精力
充沛你就會長壽,并且成功機會大大增加。
第六, 每個季度,拿一本唐詩或古山水畫獨自到到野外消磨一個下午。堅持一年后,你會發現一個你自己現在絕不相信的奇跡。我以人格和身家
財產擔保!(怕你說我迷信我現在不說,一年后再告訴你)
第七, 發展一些容易做的不成套路的最簡單方法,在神疲氣乏時,或正常時
采氣補神。(逆式呼吸、緩式呼吸、冥想等)不必向他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