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頻道:資料表明,很多寶寶的聽力損傷緣于常見耳病的處理不當,下面就請相關專家為我們講解一下寶寶耳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聽力自測方面的知識——
寶寶聽力自測
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新生兒聽力篩查的作用不容忽視。媽媽們可以使用一些小方法在家對寶寶的聽力進行簡單自測——
1~2個月的寶寶對較大的聲響會產生強烈反應;
3個月的寶寶對巨響還是無知無覺的話,就應考慮是否存在聽力障礙;
6個月的寶寶能夠聽音尋源,如果媽媽在寶寶身后拍手寶寶毫無反應的話,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聽力檢查;
1歲的寶寶不能模仿發音或對爸爸媽媽的指令無法理解,2歲的寶寶出現明顯語言障礙或反應遲鈍,這些都可能是寶寶聽力出現問題的信號。
常見耳病防治
病癥一:急性外耳道炎
癥狀:患兒的外耳道壁紅腫、精神萎靡、煩躁哭鬧,部分出現發熱癥狀,用手按壓其耳屏或牽拉耳郭,則哭鬧更兇,嚴重時還可見黃色液體從耳中流出。
病因解析:此癥多由于媽媽為寶寶掏耳朵時,不慎劃破耳道皮膚引發感染所致;另外,寶寶洗澡、游泳后未及時將灌入耳道的積水排凈,也是誘因之一。
治療方法:醫院就診口服消炎藥治療,并可用熱毛巾在耳部熱敷,促進炎癥消退。
病癥二:急性中耳炎
癥狀:患兒鼓膜充血、膨隆,伴有拒絕進食、夜鬧不安、用力扯耳等表現,急性中耳炎常與鼻塞、流涕、發熱等感冒癥狀夾雜出現。
病因解析:寶寶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咽喉炎易并發此癥。
治療方法:寶寶出現感冒、哭鬧、拒食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寶寶感冒時,要盡量保持其鼻腔通暢,可采用熱敷鼻根的方法減輕鼻塞癥狀,切忌讓寶寶用力擤鼻子;再有,媽媽給寶寶喂奶時,要將其頭部抬高一些,喂完后不要立即讓寶寶平躺,而應輕拍其背部,以免漾奶后乳汁集于口咽,再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