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童醫院/小兒燒傷外科:近日,寧波4歲小孩小梅因為碰翻了放在地上的熱水瓶導致瓶身爆炸,全身20%面積特重度燙傷,頭部、手臂的皮膚一碰就掉,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克,經醫生清創、補液等處理后才脫離危險。醫生稱,像小梅這樣在冬天發生燒燙傷的兒童并不在少數。發生燙傷后,家長的現場急救非常重要。
冬季燒燙傷隱患多
北方人把待在家中過冬形象地稱為“貓冬”。在家中固然舒服,但溫暖的環境中也潛伏著不少安全隱患。
火鍋燙傷:寒冷的冬季,一家人圍在桌前吃著火鍋,既方便又溫暖。但每人一個小鍋時,兒童好動,不小心就很容易將鍋打翻。另外,若是用酒精燒火鍋,在火未完全熄滅時就加燃料,也會引起大火而燒傷。
暖水瓶燙傷:暖水瓶的燙傷多是由于不小心撞倒瓶身或拿暖水瓶時受到磕碰引起的。瓶內水垢太多、倒水時熱水壺與瓶口接觸、給冷卻的暖水瓶突然加熱水等也都有可能引起爆炸。
熱水袋燙傷:與上兩種意外相比,熱水袋的燙傷屬于低熱燙傷,即外表看上去燙傷面積并不大,可能也沒有開水燙傷嚴重,但燙傷面比較深。若等到起泡時才進行治療,則會嚴重影響創傷愈合時間。
寶寶燙傷 家長應立即處理
根據皮膚的癥狀可將燒燙傷分為三級,不管是何種程度的燒燙傷,都需要馬上進行急救處理。
Ⅰ度燒燙傷:皮膚有輕度紅斑,表面干燥,有細小而薄的水泡,不易察覺;
Ⅱ度燒燙傷:燙傷處皮膚起大且厚的水泡,表面潮濕發亮,有水滲出;
Ⅲ度燒燙傷:燙傷處皮膚剝落,創面蒼白,有脂肪露出。
若燒燙傷不嚴重,應立即用流水沖洗10-15分鐘,或用冷水浸洗;然后用酒精或1%新潔爾滅將創面和周圍皮膚消毒;最后涂上皮維碘軟膏和磺胺嘧啶即可。
燒燙傷嚴重時,應立即撥打120。等待期間用流水沖洗患處10分鐘;在水中小心剪開衣物并脫去,繼續在冷水中浸泡30分鐘;用干凈的的毛巾覆蓋住傷口,起到降溫和防止感染的作用,直到送達醫院。
對于認知不成熟的兒童來講,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燒燙傷意外。家長應做好防護工作,盡量把暖水瓶、熱水袋等放在孩子不易觸碰的地方,并讓小孩遠離廚房等燒燙傷多發地。
推薦專家:徐州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專家 張宏偉
徐州兒科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