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養兒一百年,長憂九十九”,那么在寶寶出生第一年,媽媽又在憂哪些問題呢?小編給媽媽匯總一下,媽媽們可以參考參考。
問題一:寶寶到底在哭什么?
寶寶呱呱墜地后,第一聲就是用“哭”來表達自己的到來,對于年齡小又不會說話的寶寶來講,“哭”就是唯一的表達方式,無論是餓了、渴了、疼了、熱了、困了、尿濕了,就是一個勁的哭。明明吃飽了,尿布也不濕,排除所有可能因素之后,還是一味地哭。有些新手媽媽面對寶寶的“哭”都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寶寶一哭就喂奶。
無論經驗多么不足,你的寶寶哭聲總能聽明白,只要從寶寶是否餓了、紙尿褲是否濕了、是否困了、身體溫度是否異常了等問題出發,逐一排除,仔細聽清楚寶寶不同需求的哭聲有什么不一樣的區別,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情況,媽媽就可以快速地做出決定,給寶寶最好的照顧,滿足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的需求。
Tips:如果排除了疾病原因,又解決了寶寶諸如尿布等實際問題,媽媽不妨放手讓寶寶哭一會兒,因為“哭”可以讓寶寶肺部得到訓練,達到增強肺活量的目的。
問題二:難以對付的黃疸
不要以為寶寶一出生就像電視或者海報上面那樣,都一副粉嫩可愛的臉龐,其實寶寶剛剛出生皮膚都是皺皺的,像個小老頭,而黃疸就是表現癥狀之一,是每個新生寶寶都必須經歷的階段。黃疸表現為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周身發黃的癥狀,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生理性黃疸會在寶寶出生后兩上星期內就會自行消失。病理性黃疸則出現得比較早,癥狀也更加嚴重,這時候就要馬上帶寶寶就診,以免對寶寶大腦造成損害。
病理性黃疸很大一部分是由母乳性黃疸引起的。黃疸的高峰期一般出現在出生后的4-6天,如果高峰期過后,寶寶的黃疸還繼續加重,這時媽媽可以嘗試停止母乳喂養,48小時后黃疸明顯消失的話,證明黃疸是由母乳引起的。
Tips:母乳性黃疸的媽媽不必過分緊張,只要適當地停止母乳喂養,給寶寶加以配方奶的喂養,等寶寶黃疸癥狀好轉之后,再恢復母乳喂養。
問題三:輔食是做還是買?
寶寶到了4-6個月大的時候,母乳喂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生長所需營養,如果這里僅靠母乳喂養,寶寶的抵抗力只會每況愈下,這時候就要循序漸進地給寶寶添加輔食。對于具體時間的階段,媽媽大可不必過于糾結這個問題。每個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速度不一,有些寶寶在4個月的時間可以耐受輔食,有些寶寶則要等到6個月大才可以,不妨把輔食添加的決定交給寶寶的腸胃來決定。
對于輔食的挑選是媽媽自家制作還是購買,這個問題也爭論不一,徐純聰醫師則認為,以安全原則、方便原則、營養原則、消化原則給寶寶挑選輔食是最靠譜的。給寶寶吃上自己種的蔬菜,自己親手磨米粉煮糊糊,挑選新鮮的水果等都是寶寶輔食的最佳選擇。
Tips:當寶寶開始對大人吃的東西比較感興趣,甚至流口水,就可以嘗試把輔食送進寶寶口里,如果寶寶能夠伸出舌頭吃東西,這時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問題四:做背奶媽媽有多苦?
生完寶寶,坐完月子,媽媽又得重返職場了。放了這么長的假期,回到工作崗位,面對或多或少有變化的環境,媽媽還有一個適應過程。除了適應環境之外,媽媽比以前還多一項艱巨任務,那就是加入“背奶”一族,很多媽媽對于道聽途說的背奶感受,都或多或少產生畏懼心理,很怕自己堅持不了,寶寶的口糧也沒了著落,從而產生了身心兩方面的壓力。其實只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和裝備的準備,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快快樂樂當上“背奶”媽媽。
首先是思想準備,媽媽要堅定母乳喂養的決心,樹立排除萬難的精神,無論風吹雨打,都以寶寶的營養為先,頂住提倡早斷奶早輕松的輿論傾向。而且還要有“找地做飯”時遭遇尷尬的心理準備,把“母乳喂養”當成寶寶的“革命事業”而進行。
其次是裝備準備:吸奶哭、保溫包、藍冰等,每天都要準備齊全上陣,還可以再準備一個專用的背奶包把所有東西都裝進去,上下班多提幾斤重擠公車的媽媽并不容易,有條件媽媽可以要求爸爸接著,為了寶寶的口糧,爸爸也有責任哦。
Tips:為了防止在公司擠奶占用太多工作時間,媽媽可以自行在家先熟練操作,對吸奶、儲奶、凍奶、溫奶等流程要掌握好。
問題五:為什么寶寶到了時候還不會爬?
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有些寶寶到了7個月的時候,依然呆坐在地上不會爬行,任憑著急的媽媽如何哄騙都沒有辦法。爬雖然對寶寶的平衡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并不是所有寶寶都一定要經歷這個發育過程,有些寶寶還會跳過爬的過程,直接學習站立和行走。
寶寶在爬行時會運用到身體的25個部位,失去自己向前。由于運用身體的習慣不同和爬行階段不同,寶寶的爬姿也會千奇百怪。寶寶學爬的過程比其他運作都要漫長,通常要經歷從7個月到11個月這5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耐心的引導,不能著急。可以從寶寶喜歡的玩具入手,作為寶寶爬行的引誘。
Tips:有些寶寶爬行時會出現一條腿爬行帶動另一條腿的方式,或總是用坐的著姿勢往前爬,這可能提示寶寶肌肉、神經或大腦發育出現異常,最好帶寶寶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問題六:寶寶長牙了,喂奶時乳頭被咬有多痛?
寶寶到了5個月左右,會長出第一顆牙齒,到2歲半左右乳牙會長齊,5個月的寶寶還處于母乳喂養期,有恒心的媽媽還會讓寶寶繼續吃母乳直到一歲才斷奶。這7個月的時間,媽媽還可能會忍受寶寶長牙時帶來咬乳頭的痛苦。
當你在享受溫馨的喂奶場景時,卻傳來一陣鉆心的疼痛,原來在吃奶的小家伙咬了你一口。這時,根據人的本能反應,媽媽都會第一時間發出尖叫聲來,這時小寶寶反而會更樂,以為你在跟他逗著玩,還可能咬得更來勁了。寶寶只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玩的游戲,喜歡這種刺激的反應。
Tips:媽媽喂奶時可以保持警惕或者用身體感受寶寶吮吸動作的變化,一旦有用力的趨向就讓寶寶馬上離開乳頭。如果寶寶真的咬了一口,可以用話語的方式告訴寶寶,“媽媽好疼”,同時不讓寶寶吃奶,讓寶寶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問題七:寶寶什么時候才會叫媽媽?
寶寶從出生開始,雖然不會說話,但已經會用很多種方式和外界進行交流。在出生的前10個月里,寶寶一般都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眼睛注意時間的增加,和媽媽的目光交流會越來越多。通常寶寶在2個月的時候,就會向媽媽露出第一個有意識的微笑。之后,寶寶還會用各種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咿咿呀呀的寶寶語和媽媽進行交流。
到了6個月左右,寶寶就開始有意識地模仿大眾說話的樣子。在寶寶最初學習說話的階段,和媽媽交流越多,寶寶的語言技能發展就會越理想。
Tips:雖然寶寶還沒能聽懂媽媽的話,但是媽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寶寶,一定要抽空多和寶寶說說話。洗澡時、換衣服時、喂奶時、換尿布時都是理想的親子交流時間,很快媽媽就會驚奇地發現寶寶的第一聲“媽媽”了。
問題八:怎樣才能睡上一晚安穩覺?
下班回來后的媽媽,都希望寶寶能早點入睡,好讓自己休息休息,可是不省心的小家伙半夜不是因為尿尿就是因為餓肚子而哭。不怕,其實寶寶的睡眠時間是越來越固定的,隨時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剛出生時那種“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的生活薩斯,會相對固定下來。而且寶寶已經能夠理解晝夜的變化,一次攝入的奶量也有所增加,開始有了攢肚的趨勢,大便次數也越來越少,這些不但為寶寶睡個踏實覺提供了條件,同時媽媽也睡得更加安穩,減少半夜醒來照顧寶寶的勞累。
有時候,寶寶晚間哭鬧的情況免不了,即使作息時間相對固定下來,小寶寶還是小寶寶,有時候還會因為尿布或者想吃夜奶等原因而哭泣。寶寶夜間一旦哭鬧,要及時找到原因并加以解決。
Tips:晚間給寶寶換尿布或喂奶時動作一定要輕柔,光線不要太亮,因為一旦寶寶徹底清醒后,就很難入睡了。母乳喂養的寶寶,夜間吃的次數會相對頻繁,媽媽不妨采用母子同床的方法,方便即時喂夜奶,最大限度地保證寶寶和媽媽的睡眠質量。
問題九:有什么好方法訓練寶寶站立和走路?
站是走的預備階段,當寶寶覺得腿部力量足以支撐起自己的時候,自然會扶著東西練習站立。一般情況下,寶寶9個月左右可以扶著東西站立,10個月左右就可以獨自站立了。如果寶寶到了一歲還不能自己站立,就最好帶他看醫生,檢查一下身體的發育狀況。
寶寶一旦能自己站穩時,就會迫不及待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最開始寶寶會扶著東西往前移動,到15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都已經能夠獨自行走了。能正常走路,說明寶寶的骨骼、肌肉、平衡和協調能力都發育良好。
Tips:寶寶學走的過程中,父母都可以給予最大的鼓勵的支持,讓寶寶減少心理上的挫敗感。拉坐練習和腿上彈跳有助于增強寶寶的腿部力量,讓寶寶站得更穩。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寶寶到了2歲還是跌跌撞撞總摔倒,就可能是控制平衡感的小腦出了問題,需要及時進行檢查。
寶寶出生第一年 媽媽需要關注的9大問題
摘要:
所謂“養兒一百年,長憂九十九”,那么在寶寶出生第一年,媽媽又在憂哪些問題呢……徐州兒科咨詢熱線:0516-85707122
延伸閱讀
- ?Z臨床營養科王洪青:寶寶輔食選擇注意多樣化 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 03-19
- ?Z安撫寶寶睡覺有講究 讓寶寶成功睡眠的十一個秘密 06-01
- ?Z捂春晾秋 三暖二涼 初春時節寶寶保暖很重要 04-01
- ?Z寶寶缺乏維B和鋅容易爛嘴角 日常生活要均衡飲食多喝水 03-25
- ?Z寶寶嘔吐腹瀉、打完預防針等六種情況最好不要洗澡 01-22
- ?Z寶寶怎樣吃蔬菜更營養? 常見六大誤區造成營養流失 12-09
更多分類
- 徐州兒童眼科|兒童耳鼻喉科|兒童口腔
- 徐州兒童急救|兒科急救|兒科急診|兒童急診中心|兒科120|小孩院前急救
- 徐州兒科|兒醫新聞|兒科專家|徐州小兒科|徐州兒童看病
- 小兒臨床專科|兒童理療|超聲|檢驗|放射|兒童保健|兒科麻醉
- 小兒外科專題
- 徐州兒科疾病|兒科病例分析|遺傳|先天疾病|早產兒|新生兒檢查|新生兒病房
- 徐州疫苗|小兒腦炎接種|打預防針|流感疫苗|小兒早期診斷|兒童發育障礙|兒童哮喘|腦缺氧|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小兒髖關節
- 徐州小兒內科|小兒內科|兒童內分泌|小孩矮小|生長停滯|多動癥抽動|性早熟|小兒糖尿病|小兒貧血|小兒咳嗽|兒童哮喘|小兒腹瀉
- 徐州兒科專家|兒童醫院專家|兒科專家|兒童專家|小兒科專家
- 徐州兒科專家|兒童醫院坐診|兒科醫生門診表|門診查詢
- 兒科檢查|兒童腦病檢查|小兒心臟檢查|小兒過敏檢查|腦癱檢查|兒童腦病檢查
- 專病門診
- 徐州市兒童醫院榮升三級甲等兒童醫院
- 科室介紹
- 兒童健康
- 醫保報銷
- 視頻訪談
- 坐診表
- 徐州兒童保健|保健常識|兒童疾病預防|徐州小孩看病|兒科醫生|兒科專家
圖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