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一家醫學研究機構的臨床調查表明,心肌梗死的發生與口腔衛生不良有著一定的關系。臨床醫生認為,牙周細菌產生的毒素可通過血液直接引起血栓,從而發生心梗。
臨床醫生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全身檢查時,發現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牙病,其中最常見的牙病是牙周炎和牙周膿腫。臨床醫生根據臨床統計分析認為,牙周炎和牙周膿腫的局部有大量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和一些鏈球菌,這些細菌可以產生內毒素并可侵入血液,當血液中的細菌和內毒素達到一定水平時,便會引起小的血栓和小動脈痙攣,如果心臟的冠狀動脈受到累及,便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臨床醫生提醒人們,雖然急性心肌梗死的確切發病機理還不是十分明了,但其與口腔不潔有著一定的關系。建議心血管病患者要注意改善口腔衛生,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牙周清潔,請牙科醫生用超聲潔牙儀,將牙周圍的牙石、牙垢及牙面菌斑徹底清除,這樣就明顯減少了口腔中的致病菌,從而防止細菌和毒素侵入血液,減少血液方面的異常,達到預防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的目的。
閱讀下一篇
長期伏案當心頭痛困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