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包括原發于膽囊和原發于膽管系統的結石,二者在發病機理和臨床過程上均有顯著的差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膽石病的發病越來越多,據抽樣調查結果,目前我國膽石病的發病率在成人中已達到10%,其中80%為膽囊結石,而無癥狀的膽囊結石約占31.7%~71.4%。攝入動物蛋白、動物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過多的人,在膽囊內形成膽固醇結石的機會明顯增加。
近二十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精制食品、動物類肉食品及油脂類的攝入量大幅度增加,同時也帶來了疾病譜的變化,膽囊疾病發病率也在逐漸增高。其次,肥胖是膽石病的另一危險因素,膽囊結石的平均相對體重比正常人高。
膽囊結石可終生無癥狀,稱為靜止性結石。發作時則可表現為膽絞痛或急、慢性膽囊炎,結石進入膽總管可繼發膽管結石、急性膽管炎,甚至引發膽源性胰腺炎。膽囊結石還可致膽囊十二指腸瘺,結石經膽囊排至小腸,還可引起膽石性腸梗阻。以上病變不僅破壞膽囊功能,還會形成病灶,在長期慢性刺激下,膽囊結石可能誘發膽囊癌。
膽石病特別是膽囊結石的發病,主要做好兩方面的預防工作:
①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提倡有規律的飲食,過量的飲食,偏愛肉類食物和精米精面,一味追求過精、過葷的食物,容易導致膽囊結石,因此,我們提倡飲食要節制,吃飯吃七八分飽,吃肉類食物和脂肪要適量,少吃精米精面,多吃一點高纖維素和魚類食品。同樣過度節食不僅可以導致營養不良,同樣也增加膽石癥的發病率,有規律的飲食使膽囊定時排空,膽囊不排空形成膽汁淤滯,這時細菌在膽汁中過量繁殖所產生的酶將結合膽紅素水解成未結合膽紅素,引起膽汁成分發生改變,進而促發膽石形成;因此,長期過度節食,尤其是經常不吃早餐或飲食不規律是膽石癥發生的危險因素,應當予以糾正。
②運動與合理膳食是克服肥胖的兩個重要方式。現在人們生活舒適了,運動少了,出門打的,上樓乘電梯,結果人們肚子大了,身體胖了,手腳笨了。肥胖者的膽汁呈膽固醇高飽和狀態,可促使結石形成,適量運動后體重下降時,膽汁呈膽固醇不飽和狀態,不易形成膽固醇結石。因此,適量運動對預防膽囊結石是有一定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