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心腦血管病及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見的高血壓并發(fā)癥,致殘、致死率高,危害嚴重。高血壓病的病因尚未探明,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對高血壓病的可能病因和發(fā)病機理作了大量研究,其中,基本證實了食鹽過量與高血壓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不少人口味較重,菜不咸就吃不下飯,因而每每吃鹽過量。長期超量吃鹽,極易罹患或加重高血壓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鹽攝入量的上限為6克,而隨著食鹽與高血壓病的密切關系被逐漸證實,最近WHO又建議每人每天攝鹽量應由以前的6克降為5克。
據(jù)有關調查,目前我國成年人日均攝鹽量約為10~20克,這顯然是超量了。在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中,高鹽飲食引起血壓升高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食鹽即氯化鈉,正常人體含鈉約100克,其中40%在骨骼中,50%在細胞外液中,10%在細胞內液中。鈉離子是維持人體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以及器官細胞功能和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的重要物質。食鹽是中醫(yī)藥理論中酸苦甘辛咸五味之主,也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因此,對人類是相當重要的。但是,人體對鈉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多,中等體重的成人,每天攝鈉1~2克(相當于食鹽3~5克),即可滿足生理需求量。但實際上,日常生活中人們每天的攝鹽量常常大于10克。有資料顯示,人均攝鹽量高的地區(qū),高血壓病的發(fā)病率較高。人均攝鹽量低的地區(qū),相對發(fā)病率較低。南方人多喜甜食,北方人多嗜咸,因而,我國北方居民高血壓發(fā)病率也顯著高于南方。
高血壓病的發(fā)病機理,一是心輸出量增多,二是周圍血管阻力增加,而攝入鹽量過多時,一則食鹽能大量吸收水分,引起鈉、水潴留,增加機體的血容量,使心輸出量增多;二則細胞外液中鈉離子增多,細胞內外鈉離子濃度梯度加大,則細胞內鈉離子也增多,隨之出現(xiàn)細胞腫脹,小動脈壁平滑肌細胞腫脹后,一方面可使管腔狹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小動脈壁對血液中的縮血管物質(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反應性增加,引起小動脈痙攣,使全身各處細小動脈阻力增加,最終導致血壓升高。血壓升高又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進一步引起排鈉障礙,致使血壓更高,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專家告誡人們,為了身體健康,為防治高血壓病,一定要限制膳食中的食鹽量,每人每日盡量不要超過5克。5克鹽是多少呢,相當于普通啤酒瓶蓋去掉膠墊后的食鹽量,這包括烹調用鹽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鈉折合成食鹽的總量。
對于高血壓病患者,限鹽也是有益的。實踐證明,在高血壓早期或輕型高血壓病患者,單純限鹽有可能使血壓恢復正常。而對中、重度高血壓病患者,限制鹽的攝入量不僅可提高其他降壓藥物的療效,還可使降壓藥物的劑量減少,大大減少降壓藥物的副作用。所以,不管是從預防高血壓的角度,還是治療高血壓患者,限鹽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