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 丹)衛生部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孫春華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格列苯脲屬于磺脲類藥物,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中廣泛使用。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這類藥物是安全、可靠的。
近日,新疆喀什地區兩名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了假“糖脂寧膠囊”后死亡。經新疆藥品檢驗所檢驗,該批藥品中非法添加了格列苯脲,死者生前服用的每粒“糖脂寧膠囊”中格列苯脲含量最高達10.33毫克。
孫春華介紹,磺脲類藥物是通過促進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目前臨床應用格列苯脲常規劑量為每天5毫克~10毫克,最大劑量不超過15毫克。
孫春華表示,磺脲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低血糖癥,發生率為5%~20%。高齡、飲酒、自行隨意加大劑量,或與水楊酸類、磺胺類、雙香豆素類、甲氨喋呤等藥物共同使用等,都可增強磺脲類藥物降糖作用。此外,一些患者還會出現肝損害、胃腸道損害以及過敏反應(輕度惡心、腹瀉、食欲減退、皮炎等)。因此,使用該類藥物人群應定期復查血糖、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和肝功能、腎功能等。
孫春華強調,該類藥物在臨床應用時通常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調整劑量,從而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王麗霞表示,一些患者認為中成藥藥效不明顯,往往自行增加劑量或改變服用頻率,不合理使用往往導致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成藥中非法添加化學物質,或者合法添加后未注明化學物質名稱及作用,都可能引發藥害事件。
閱讀下一篇
挑選食用油 如何鑒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