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孤獨癥譜系障礙(也稱自閉癥或孤獨癥),是一類發生于兒童早期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為重復刻板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兒童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我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約為7‰,嚴重危害兒童健康和家庭幸福指數。
徐州市兒童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鮑克秀表示,孤獨癥通常起病于嬰幼兒期,其發病機制十分復雜,通常認為基因、環境暴露可能與ASD發病率增加有關,但至今尚無確切結論。
孤獨癥的主要癥狀表現有:
社會交往和交流障礙:如不理人,喊名字沒有反應 ,很少分享、展示,缺乏目光交流、表情淡漠、肢體語言少,不與同齡人玩,情商低,聽不懂潛臺詞和言外之意等。
狹隘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種類繁多,不同兒童各個時期表現不一,刻板行為:重復動作(看手、轉圈、搖晃等),重復行為(開關、撕紙、同一動畫片、同一首歌)、重復刻板語言,儀式化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如(睡眠、路線、排便、座位)或強迫思維(重復問題、難以擺脫的痛苦);狹窄興趣如與眾不同(迷看電視廣告、天氣預報,喜歡看轉的東西,只玩車,喜歡數字、字母),極度專注。
感覺異常,對感覺輸入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如聽覺異常:異常敏感,喜愛某些聲音,對另一些聲音特別恐懼,普通聲音引起恐懼;對噪聲無反應;視覺異常:對特別圖像的喜好或厭惡、喜歡斜視、倒視;觸覺異常:表現在對物件的好惡,害怕洗臉、剪頭發;嗅覺異常:喜歡聞東西;痛覺異常:多不怕痛;本體感覺異常:喜歡坐車、怕坐電梯、喜歡旋轉。
伴隨語言、智力損害:70%-80%患兒存在語言損害,大多數患兒以語言發育落后來就診;有些存在語言倒退、自言自語或發出無意義的語言;語言刻板、重復,代詞混淆:分不清你、我、他;還有些功能較好的孩子以自我中心的話題,不易被別人打斷,交流具有單向性,且言語和非言語溝通的整合困難。
共患其他行為、情緒異常:比如合并智力障礙、發育性協調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對立違抗和品行障礙、學習障礙、抽動障礙、情緒問題;易激惹、緊張、焦慮、抑郁障礙、強迫障礙等;還有一部分孩子合并營養問題、進食障礙、睡眠障礙、遺尿癥、癲癇等。

孤獨癥早干預效果更好
鮑克秀主任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類似行為,應及時到醫院找專業的醫生評估診斷,目前孤獨癥尚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治療途徑為行為干預訓練,越早干預效果越好。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兒癥狀和預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