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四月彭城春色好,草長鶯飛踏青忙。春風拂面,萬物復蘇,蜱蟲也進入活躍期。我國多個省份均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簡稱“發熱伴”)病例報告。該病通過蜱蟲叮咬傳播,救治不及時,還有致命的風險。
本期科普助您安全踏青,遠離風險。

一、認識“潛伏者”——蜱蟲
蜱蟲(俗稱草爬子、狗豆子),不吸血時形似芝麻粒,吸血后膨脹如黃豆,是多種疾病的“隱形殺手”。
常見宿主:牛羊、寵物狗貓、野兔等動物體表;
活躍期提醒:3月起蜱蟲活動增強,郊野草叢、果園、林區需警惕;
危險行為:草地野餐、露營、遛狗不驅蟲、接觸未驅蟲的家畜。

蜱蟲吸血與未吸血對比圖
二、蜱蟲出沒地圖——這些地方要當心
游玩高風險區域:山地、涉水周邊草地、農田果園及丘陵林地;
居家風險點:寵物毛發(尤其從郊外返回后)、庭院雜草堆、未驅蟲的牛羊圈;
叮咬高發部位:頭皮、腋窩、腹股溝、腳踝等隱蔽處。
三、發熱伴流行病學特征
1.核心癥狀:突發高熱(>38℃)+血小板/白細胞驟降+惡心嘔吐;
2.傳播途徑主要:蜱蟲叮咬(潛伏期1-2周);次要: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家庭護理需戴手套!);
3.高危人群:60歲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務農及戶外工作者;
4.治療現狀:無特效藥!早發現、早對癥治療是關鍵!
四、市民專屬防護指南
?戶外防蜱“三件套”
1.穿衣法則:淺色長袖+束口褲+膠鞋(蜱蟲最怕光滑面料);
2.驅蟲雙保險:衣物噴灑含0.5%氯菊酯驅蟲劑;皮膚涂抹避蚊胺(DEET)等趨避劑(嬰幼兒慎用);
3.歸家四步檢:①抖衣帽→②查寵物→③重點部位自查→④2小時內淋浴。
?特殊人群加強防護
務農/養殖戶:勞作后每日檢查皮膚,牛羊定期噴涂驅蟲;
寵物家庭:避免寵物進入上述蜱蟲出沒高危區域。
五、緊急處理——被蜱叮咬后“三不做三必做”
?三不做:
1.不要拍打/捏爆蜱蟲;2.不要用火燒/涂酒精刺激;3.不要強行扭轉拽出。
?三必做:
1.科學拔除:用尖鑷垂直夾住蜱頭,緩慢拔出;
2.消毒觀察:碘伏清潔傷口,記錄叮咬日期;
3.及時就醫:若14天內出現發熱,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務必告知醫生“蜱蟲叮咬史”。

徐州疾控提醒:春色雖好,安全為先!蜱蟲不過“芝麻大”,卻能引發致命疾病。小伙伴們,踏青務農時牢記防護措施,收好這份指南,健康擁抱春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