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糖尿病有兩種主要類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由于胰島β細胞被破壞,胰島素分泌絕對缺乏,患者需要終身注射外源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合并存在,表現為胰島素相對缺乏。
2型糖尿病患者約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既往的觀點認為,1型糖尿病多為先天性,患者發病年齡較小,體形偏瘦,家族史不明顯;2型糖尿病患者多為肥胖的中老年人,通常有家族史,且與不良生活習慣關聯更大,經常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等其他代謝性疾病。但近年來,臨床上發現,患2型糖尿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眾多,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類: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其中,先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家族史、性別、年齡、種族等。根據滕衛平教授團隊的調查數據,糖尿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且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明顯升高。先天因素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從后天因素入手,盡量減少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后天因素包括超重和肥胖、久坐不動、精神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高血壓、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等。
那么,為何臨床上年輕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了呢?主要是因為很多年輕人逐漸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給2型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提供了“溫床”。吃飯靠外賣、過量攝入含糖飲料、零食成癮、長期久坐、不運動、熬夜……這些壞習慣往往會誘發肥胖,而肥胖是胰島素抵抗的一大誘因。
超重和肥胖以體質量指數(BMI)為衡量標準,計算方法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對成年人來說,BMI超過25就被視為超重,超過30就被視為肥胖。定義兒童和青少年(19歲及以下人群)的超重和肥胖,需要考慮年齡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體重的關鍵在于實現消耗能量與攝入能量的科學平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可以改善固有的膳食模式,限制脂肪總量攝入,將脂肪攝入從飽和脂肪轉向不飽和脂肪;增加水果、蔬菜、豆類、全谷物和堅果的攝入,并限制糖的攝入。為了增加能量消耗,大家要避免久坐不動,并適當增加運動量,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以達到適度減重的效果;如要達到減重≥5%的效果,每周的運動時間應達到300分鐘。而以上建議,很多年輕人都無法一一做到。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