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精神二科周曉梅為大家講解:沙盤游戲在孤獨癥兒童康復中的應用。
案例分析:
小山(化名)是個可愛的男寶寶,在3歲多時被確診為孤獨癥。他兩歲前未發現不太正常的地方,兩歲后表現為對人冷漠,與父母不親,無主動語言,有自語。要求不被滿足會哭鬧、大叫。從一個游戲轉換另一個游戲很困難,喜歡形狀和數字會將玩具排成一排,不能接受轉變及他人介入,很少說話,目光對視差,喜歡看旋轉的東西,發呆,多動,自控能力差,能認識日常用品、顏色、數字等但不會泛化。少用語言表達需求,常說幾個雙音詞,如“爸爸”、“媽媽”、“拜拜”等,喜歡看電視廣告,不聽指令,不能合作。
2022年初家人帶小山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開始2個月排斥上課,在康復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能正常上課,針對這個孩子的問題,兒少精神二科和兒少康復中心醫護們對他進行了深入的原因剖析,并幫助他進行個體化訓練方案的修訂——進行孤獨癥沙盤游戲治療。
治療者和康復師們陪伴小山在近1年的時間里總計做了27次沙盤游戲治療,小山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有陌生、抗拒、停頓、憤怒、成長甚至有暫時性的倒退。擺放的過程中內容反復、無界限感、無次序感,但小山借由細沙的療愈,沙箱上玩具的排放,借由治療者營造的溫暖、安全與自由的心理空間,宣泄了情緒,體驗了創造的快樂,激發了自身潛能,突破了孤獨屏障,在治療者和小山及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小山在語言、次序感、情緒控制及親情感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1-7次治療圖示


25-27次治療圖示
什么是沙盤游戲?
沙盤游戲又稱箱庭療法或沙盤療法,是指來訪者在治療者的陪伴下,從玩具架上自由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特制箱子里進行自我表現的一種心理療法。
沙盤游戲治療孤獨癥的原理
箱庭療法作為一種游戲治療,以超越言語的方式克服孤獨癥兒童的言語障礙,以模擬情境促進其心理理論的形成,以自然教學原理強調其主動自立和自控能力的培養,激發其想象力、創造力,拓展其興趣領域,從而為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提供了可能性。(周曉梅)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