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3歲以內的兒童尿床是正常現象,一般來說,孩子4歲以后就會有自主排尿的意識,能控制自己的生理行為。可小明(化名)已經8歲了,卻還經常尿床,搞得家長焦慮又心煩。
記者從徐州市中醫院兒科遺尿癥專病門診了解到,孩子超過5歲后還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的,多半是患上了遺尿癥。該院兒科副主任中醫師趙童童提醒家長說,一旦發現孩子有遺尿的癥狀,一定要及時治療,切莫讓小病影響孩子的成長。
8歲男孩頻繁尿床,確診腎氣不足型遺尿癥
“小孩子尿床的話,這個很正常,但他都是大孩子了,還經常尿床,這就讓人難以接受。”據小明媽媽宋女士介紹,近兩年來,小明頻繁尿床,大概一周有個3-4次的樣子,而且每次尿量都挺多。“這個孩子吧,白天都表現得好好的,就是不像別的孩子的精神勁那么足。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還睡得很沉,每次我發現他尿床了,想喊他起來,也很難叫醒他。真是太愁人了。”
宋女士說,原本想著小明的尿床行為能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有所好轉,但是眼看著孩子已經8歲了還在頻繁尿床,心里又急又氣,狠狠訓斥小明好幾次,都把孩子給訓哭了。在朋友的推薦下,宋女士帶著小明來到了市中醫院兒科遺尿癥專病門診,希望中醫藥療法能夠幫孩子擺脫尿床麻煩。
通過查體和輔助檢查,該科副主任中醫師趙童童明確小明是患有小兒遺尿癥,并辨證其腎氣不足型遺尿癥。根據這一情況,趙童童安排小明口服中藥湯劑菟絲子散加減,同時配合耳穴壓豆、針刺夜尿點及小兒推拿等治療。
治療1個月后,小明夜間容易被喊醒了,尿床次數也有所減少。治療2個月后,小明基本沒再出現遺尿癥狀。
開設遺尿癥專病門診,發揮中醫藥辨證施治優勢
據介紹,小兒遺尿癥在臨床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泌尿系統功能性疾病。一般發病年齡在5歲以上,睡眠狀態下每周不自主排尿≥2次,持續3個月以上,睡眠較深,不易喚醒,小便常規實驗室檢查無異常,部分患兒腰椎X線檢查發現隱性脊柱裂,可診斷為小兒遺尿癥。
趙童童表示,遺尿癥病程較長,且容易反復發作,對患兒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有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發現孩子患有遺尿癥后,越早干預效果越好。目前,在徐州市中醫院兒科遺尿專病門診,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特色療法為廣大患兒及家長排憂解難。
她介紹,兒童遺尿癥的西醫療法,主要包括行為治療、覺醒訓練以及口服抗利尿激素藥物治療,其中,口服藥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相對西藥,中醫藥治療小兒遺尿癥具有歷史悠久、復發率較低、不良反應少等優勢。
“中醫認為,遺尿的病變部位主要在腎與膀胱,與肺脾肝關系密切,治療方面應注重辨證施治。”趙童童說,在遺尿專病門診,若患兒辨證為腎氣不固型,治法上重在溫補腎陽,固澀小便。若患兒辨證屬肺脾氣虛型,治法為益氣健脾,培元固澀。若患兒辨證屬肝經濕熱型,治法為瀉肝清熱利濕。若患兒久病不愈,雖有郁熱但腎陰已傷者,可加用知柏地黃丸,滋腎陰,清虛火。
堅持中醫特色療法外,還需家長日常積極干預
據介紹,除口服中藥湯劑以外,遺尿專病門診還開展耳穴壓豆法、中藥貼臍、微針刺以及小兒推拿療法,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小兒推拿療法因其可替代部分化學藥品,減少化學藥品毒副作用,免除了服藥、打針之苦,被稱為“純綠色療法”,在兒科疾病的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具體操作是先由兒科醫師對患兒明確診斷、辨證分型,定下治法原則,再由推拿技師用專業手法作用于患兒體表穴位,使其經絡疏通、氣血通暢,最終達到調節五臟六腑調節機體的功能。”趙童童如是說。
在如何幫助孩子不尿床的問題上,趙童童認為,家長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為預防小兒遺尿,家長應自幼兒開始培養其按時排尿的良好習慣。白天不要讓孩子玩耍過度,以避免夜間睡太沉、難以喚醒。晚飯宜早,飯后不再進食飲水。睡前不宜太興奮,同時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
對于患有遺尿癥的孩子,家長可每晚按時喚醒患兒排尿,長期堅持,逐漸形成條件反射。注意實施正面心理引導,可嚴格要求,但不要一味責罵羞辱,防止患兒過于緊張焦慮,不利于病情控制。同時,家長應及時更換被褥,保證孩子外陰清潔及睡眠環境干燥。
專家介紹
趙童童
副主任中醫師 醫學碩士
2012年畢業于湖南中醫藥大學,一直從事兒科臨床工作。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診治小兒常見病多發病,比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厭食、遺尿、抽動癥等,效果顯著。參與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遺尿專病門診時間:周三下午。
咨詢電話:68692040。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