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期,徐州市中心醫院骨關節外科團隊獨立完成多例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正常的關節面軟骨及韌帶。術后患者皆恢復良好,獲得較高滿意度。
病例一:
“真是不可思議,太感謝了,我終于敢走路了!”65歲的呂奶奶出院時,頻頻給骨關節外科醫護團隊豎大拇指。
呂奶奶今年65歲了,多年以前她的雙膝關節就開始脹痛,行走后疼痛還會加劇,止疼藥、關節腔注射、理療按摩等手段都只能緩解癥狀,無法根治,“忍無可忍”的呂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我院門診就診。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許永接診后,發現老人只是膝關節內側疼,屬于常見的內側骨性關節炎。
許永與呂奶奶溝通后,決定為她進行“微創膝關節單髁置換術”,解除她多年疼痛困擾,提高生活質量,聽完治療方案,呂奶奶當即點頭同意。此后,骨關節外科團隊為其制定了個體化的手術方案,并順利完成了手術。術后第二天,老人就活動自如,可以下地行走,困擾呂奶奶五年多的關節疼痛消除了!這可把呂奶奶高興壞了!
病例二:
66歲的王奶奶于兩年前開始右側膝關節疼痛,上下樓梯都費勁,最近活動時還能感到關節內“卡擦”響,王奶奶咨詢了多家醫院,均表示將采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來治療,這可讓她犯了難,“我這么大歲數了,心肺功能又不好,全膝關節置換可不是小手術,萬一下不來臺可咋辦?”這些個問題一直在她腦中打轉。
經人介紹,王奶奶來到我院就診,許永檢查后發現“右膝關節炎、內翻畸形”,仔細分析病情之后,許永耐心地解釋道:結合體檢、相關檢查,以及王奶奶的身體條件,只需一個創傷更小的小切口手術,即可解決現在的癥狀,它就是單髁置換手術。“這做完個手術,咋一點都不疼呢?”術后當天,王奶奶就能助行器輔佐下緩慢行走,手術后5天膝關節無明顯腫脹,王奶奶高高興興地自己走出醫院回家了。
什么是單髁置換術呢?
相較于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它有什么優勢呢?術后對另側好的關節面 有何影響?
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單髁置換手術
據許永介紹,人體膝關節分為三個間室,分別為內側間室、外側間室、髕股間室。膝退行性關節炎可以影響其中任何一個間室,1/3的膝關節炎病人早期病變僅局限于內側間室。這類患者經常會感到膝關節內側疼痛,站立和行走后尤為明顯。
骨關節外科團隊目前開展的單髁置換術就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睞。相比全膝關節置換“換膝蓋”,單髁置換是“換半個膝蓋”或“換小半個膝蓋”,哪個部位有損壞就換哪里。也就是說只置換損傷部分的關節。同時更重要的是,微創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由于不用切除膝關節中的交叉韌帶,并且保護了膝關節健康的那一部分,讓人工關節符合人體自然的受力習慣,這樣可避免膝關節的進一步老化。
單髁置換手術優勢
由于只對病變的間室進行手術,膝關節內其他間室得到保留,同傳統的全膝表面置換術相比,它具有以下優點:
1.手術切口小(小于10cm),相對于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單髁置換手術可以說是關節置換手術中的微創手術;
2.切除骨質少,植入物小;
3.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
4. 恢復快,功能好,由于創傷小,術后康復快,手術后3-5天即可生活自理并出院,術后關節活動范圍更大,運動功能更好;
5.花費少,由于創傷小,不用輸血,且單髁假體比一般全膝表面置換假體費用平均低約1~2萬元,大大節省病人的費用;
6.保留外側間室和交叉韌帶均使得術后關節的功能和本體感覺更接近于正常關節。
那么,術后對另側好的關節面,有何影響?
很多人擔心單髁置換手術后沒有置換的關節面壞了怎么辦。由于這個手術同時改善了肢體力線,關節的活動、負重更為平衡,這可以有效保護外側間室和髕股間室的關節面,防止其進一步退變磨損。
許永提醒大家,膝關節單髁置換術適應癥較為嚴格,技術要求高,需綜合考慮患者年齡、骨量丟失情況及膝關節畸形程度等。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會導致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逐漸加劇,還會出現關節腫脹、內翻畸形、肌肉萎縮等癥狀,因此膝關節炎早期就診和規范治療非常重要,平時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減輕體重,盡量少穿高跟鞋,盡量減少登高運動)、合適的鍛煉方式(如游泳、騎自行車等),同時冬季時注意膝關節保暖(如戴護膝等)。膝骨關節疼痛患者應盡可能早就診,為保膝治療創造好的條件。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