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通訊員 孔慶林) 肚疼難忍,竟發現一堆化了的“巧克力”。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專家: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病變,多發生于生育期女性
最近,36歲的梁女士突然肚子疼得厲害,被家人送到了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經過緊急搶救和手術,醫生在她肚子里發現了一堆化了的“巧克力”。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停藥追生二胎 “巧克力囊腫”復發破裂
去年患者梁女士因為腹痛,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當時在卵巢內手術取出了一個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俗稱巧克力囊腫)。術后,她一直按照醫囑服藥,控制子宮內膜異位復發。
梁女士雖然已經育有一孩,可是看到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忙著生二胎。她也按捺不住萌生追生二孩的想法。四個月前,梁女士停止服藥,開始備孕。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異位到卵巢內的子宮內膜再度復發,并且瘋長。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從3厘米的囊腫長到了7厘米。在被送到市婦幼保健院搶救時,是梁女士痛得最厲害的一次。
梁女士是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耿鵬的老病號,當梁女士被送到醫院時,耿主任立即聯系手術室對其進行搶救。進入手術室后,耿主任盡管已有心理準備,但打開腹腔后,里面的情景還是讓他震驚不已:腹腔內有大量“巧克力”樣液體,從卵巢一直蔓延到肝臟下端,而卵巢部位還有個拳頭大的囊腫。
醫護人員花2個多小時 清理腹腔粘液
由于囊腫破裂,被包裹著的血液流出,蔓延到腹腔,這些陳舊性出血又黏又稠,醫護人員整整花了2個多小時才將囊液清理干凈。
“這些看似巧克力樣的液體,其實是血液,梁女士所患的囊腫是巧克力囊腫。”耿主任介紹,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病變。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內,受體內女性激素的影響,每月脫落一次,形成月經。當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體腔以外的位置,就可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病變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組織和器官,其中卵巢較為常見。
良性病變有惡性表現 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女性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是一種性激素依賴疾病,多發生于生育期女性。一般青春期前不發病,絕經后,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
“這種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雖說它是良性病變,但卻有惡性表現,具有侵蝕、種植、轉移復發等惡性腫瘤的特點。”耿主任說,內異癥好發于育齡期婦女,發病率約10—15%。這種病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是經血逆流,也有一部分是因為手術操作引起,如剖宮產術后切口或者分娩側切口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還有些是因為遺傳等因素引起。
耿主任表示,這些本來應該在子宮腔里生長的、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在某些條件誘導下,跑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例如卵巢、盆腔腹膜、直腸壁等各臟器。最常見就是引起疼痛和不孕兩大臨床癥狀。
據介紹,70%—80%的內異癥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疼痛的類型有很多種,痛經、慢性下腹痛、腰骶部酸痛、性交疼等元兇可能都是它。典型的痛經為繼發性,漸進性加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近一半的人會不孕。可能是因為內異癥引起盆腔黏連、輸卵管黏連導致輸卵管通暢程度受影響;巧克力囊腫還會影響卵巢功能,不排卵;還會產生許多炎性因子影響正常的妊娠。部分患者有卵巢包塊,即卵巢巧克力囊腫,還有的有腺肌癥、腺肌瘤,使患者常常伴有月經不調,多表現為淋漓不凈和月經量過多。
可異位多部位 表現為經期流鼻血、咳血
“有的患者每次來例假就表現為流鼻血,這就是子宮內膜異位到了鼻腔內。”耿主任說,有一些特殊部位的內異癥表現多樣,如腸道內異癥可出現腹瀉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便血;膀胱的內異癥可出現尿頻、尿痛及血尿;呼吸道內異癥可有月經期咯血及氣胸的表現;切口瘢痕內異癥可見結節月經期增大,疼痛加重。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耿主任表示,區別于一過性的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呈繼發性伴進行性加重,直到月經干凈才會消失。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癥還可引起性交疼痛、不孕等情況。
耿主任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癥囊腫通過B超一般可發現,因此女性如果出現不正常的腹痛或不孕時,一定要及時就診檢查。
為了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專家建議,月經期避免劇烈體育運動及重體力勞動及性生活,防止經血逆流;盡量少做或不做人工流產和剖宮術,以免脫落的子宮內膜種植在手術創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