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通訊員 孔慶林)42歲高齡產婦孕后期癢得睡不著,原來得了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專家:皮膚瘙癢應警惕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它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種并發癥,可致圍產兒死亡率增加。
42歲的高女士在懷孕36周時,突然全身瘙癢,因為是高齡產婦,一向謹慎的她趕忙來到醫院,經過檢查,高女士得了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一項妊娠期的并發癥,那么,它體現在身體的哪些方面?對于胎兒又有什么影響?對此,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王巧蓮為大家做出解釋。
孕后期癢得睡不著
高女士42歲了,懷二胎后,一直非常注意。孕36周時,突然感到手腳瘙癢,后發展到腹部瘙癢難忍,到了晚上,甚至癢得睡不著,她趕忙來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找到王巧蓮主任。
經過相關檢查,高女士被確診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當時她的膽汁酸值為29umol/L,正常的范圍是小于12.5umol/L,所以高女士的情況比較嚴重。”王主任說。
因為高女士有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甲減,根據她的具體情況,王主任對她進行了藥物治療。3天后,高女士的膽汁酸值就恢復了正常,瘙癢癥狀也漸漸消失。
但是,孕38周的時候,高女士再次感到輕微瘙癢,于是來到醫院復查,膽汁酸值再次飆升高達35umol/L,經過治療,膽汁酸降到了12.5umol/L以下,慢慢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王主任及醫護團隊的幫助下,高女士終于順利產下自己的二寶。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一種妊娠并發癥,妊娠激素(尤其是雌激素)阻止膽汁分泌到腸道,從而對肝臟產生影響。當女性出現膽汁淤積癥時,膽汁和其它毒素積累在血液中,多見于孕晚期,因為這個時候是激素量達到峰值的時候,不過,它通常在分娩之后幾天內就消失了。”王主任介紹說。
可造成胎兒缺氧,導致宮內窘迫
膽汁淤積癥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瘙癢,患者的首發癥狀常為孕晚期發生的、無法解釋的皮膚瘙癢,約80%患者在30周后出現,有的甚至更早。
有些孕婦會認為是皮膚過敏導致的瘙癢,其實,它們的“癢”是有區別的。王主任解釋說,皮膚過敏等引起的瘙癢會有明顯的紅腫和凸起,但是膽汁淤積癥并沒有,其瘙癢程度不一,常呈持續性,白晝輕,夜間加劇,一般先從手掌和腳掌開始,然后逐漸向肢體近端延伸,甚至可發展到面部,但極少侵及黏膜。瘙癢處無明顯抓痕,這種瘙癢癥狀平均約3周,亦有達數月者,皮膚瘙癢多在分娩后24-48小時緩解或消失。
有些患者的瘙癢程度比較嚴重,會引起失眠、疲勞、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少數患者在瘙癢發生數日至數周內出現輕度黃疸,部分患者黃疸與瘙癢同時發生,于分娩后數日內消退。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發癥,它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嗎?
王主任表示,膽汁淤積癥可導致圍產兒死亡率增加,因為它可能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甚至胎死宮內、醫療性早產等,鑒于這個原因,王主任強調說,只要孕婦出現膽汁淤積癥,之后就一定要進行加強產前監護,包括臍動脈血流、胎心監護等,有助于實時關注胎兒的情況。“一般情況下,2到3天就要進行一次胎心監護及膽汁酸等相關指標的檢測,必要時每天進行胎心監護。”
據王主任介紹,具有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高危因素的人群發病率明顯升高,包括:有慢性肝膽基礎疾病、有該病家族史者、前次妊娠有此病史者等。
要加強對胎兒胎心的監護和對孕婦肝功能等的檢測
孕婦出現妊娠期膽汁淤積癥后怎么辦?對此,王主任說,首先,孕婦除了按醫囑進行用藥治療外,縮短產前檢查間隔,重點監測血總膽汁酸水平和肝功能,加強胎心監護,如病情加重或伴有產科其他并發癥,則需住院治療。
“要注意孕婦膽汁酸變化,一旦異常升高或胎心監護提示胎兒缺氧,應及時終止妊娠,防止胎死宮內。孕晚期或臨產中如發現胎心異?;驊岩捎刑簩m內窘迫時,要及時進行剖宮產。”王主任強調,因為它具有不可控性,即便住院觀察,也不能掉以輕心,孕婦及家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孕35周后,建議孕婦住院監護胎兒安危,一旦發現胎兒存在宮內險情,醫護人員可以做到及時處理,搶救胎兒。
此外,孕婦還要增加休息,睡覺時采取左側臥位有利于增加胎盤供氧,可以改善胎兒缺氧的狀況,減少胎兒窘迫的情況發生。并且應認真進行胎動計數,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加強胎兒電子監護及腹部B超檢查,以監測胎盤功能和胎兒情況。
還需要注意的是,患膽汁淤積癥的孕婦會增加產時出血的風險,這是因為在妊娠期,維生素K未能從膽汁中正常吸收進腸道,所以血液的凝結度較小。由于這個原因,孕婦可于產前補充維生素K以減少出血風險。
專家:王巧蓮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近30年。熟練掌握婦產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
專業特長:孕期保健、優生優育及產科高危妊娠。曾獲得徐州市科技進步獎、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三項,承擔徐州市科技局、市衛生局科研課題五項。有10余篇學術論文在省級及以上核心期刊上發表。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