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正常情況下,胎膜要等到分娩時才會破裂。然而,有些孕婦在臨產前,甚至懷孕中期胎膜就發生了破裂,醫學上將這種情況稱為胎膜早破。高齡初產婦尤女士,懷孕25周時突發胎膜早破,由于多年不孕且是通過試管嬰兒才有了寶寶,突然間的胎膜早破讓尤女士恐慌不已。據了解,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每天夜間急診都會接診四五名胎膜早破的孕婦,有的經過保胎可以到足月分娩,但是有的就需要立即終止妊娠。
高齡孕婦懷孕25周突發胎膜早破
今年37歲的尤女士,從生育年齡來說,算是高齡孕婦。過去十年里,為了懷上寶寶,她嘗試了各種治療。幾次懷孕到中期,都因各種原因未能保住胎兒。這次通過試管嬰兒懷孕到25周,沒想突然出現了胎膜早破。
“當時孕婦非常沮喪,特別想留住這個胎兒。”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六病區孟慶勇主任說,從孕婦年齡來說,如果這胎保不住,再懷孕的幾率更低。因此,當出現胎膜早破后,她強烈要求保胎。
孟主任經過對尤女士的條件評估檢查,決定試一把。經過醫護人員的努力,尤女士一直住院保胎到35周,雖然尚未達到足月,但胎兒基本發育尚可。綜合評估,孟主任認為不能再繼續保胎,需要終止妊娠,否則可能會引起并發癥。最終,尤女士在孕35周時,順利產下了寶寶,母女平安。
“像尤女士這樣的胎膜早破,保胎到35周生產的情況,屬于個例。”孟主任說,大部分的胎膜早破,保胎風險很大。
胎膜早破增加宮內感染率
據介紹,懷孕30周后,由于胎兒在不斷增大,而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若引起尿頻,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生尿床應警惕是否存在胎膜早破的可能性。胎膜早破是常見的分娩并發癥,它有可能引起各種炎癥,需要引起警惕。
孟主任介紹,胎膜早破,又稱破水,是指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懷孕37周前胎膜早破的發生率約為2.0%—3.5%。胎膜早破可以對孕產婦、胎兒和新生兒造成嚴重不良后果,可導致早產率升高,圍生兒病死率增加,宮內感染率及產褥感染率均升高。
“少部分患者會在懷孕20周時發生胎膜早破,這個階段基本沒有保胎的價值。24到28周之前,保胎的風險也很大,容易出現宮縮而早產,胎兒成活率也不高。”孟主任說,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療是胎膜早破的治療難點,一方面要延長孕周減少新生兒因不成熟而產生的疾病與死亡;另一方面隨著破膜后時間延長,上行性感染成為不可避免或原有的感粱加重,發生嚴重感染并發癥的危險性增加,同樣可造成母子預后不良。
據了解,胎膜早破對孕婦和胎兒都有不利的影響:胎膜破裂后,羊水會流出,胎兒的生存環境會變得惡劣,從而可導致早產。胎膜破裂后,臍帶會與流出的羊水一同滑出,會引起胎兒宮內缺氧,甚至危及胎兒的生命。另外,會增加產婦和新生兒感染疾病的幾率。胎膜破裂后,孕婦陰道內的病原微生物易上行侵入羊膜腔,造成羊膜腔感染,易導致產婦產褥感染和新生兒吸人性肺炎的發生。
孟主任說,對于34到35周足月前胎膜早破的處理原則是:若胎肺不成熟,無明顯臨床感染征象,無胎兒窘迫,則期待治療;若胎肺成熟或有明顯臨床感染征象,則應立即終止妊娠;對胎兒窘迫者,應針對宮內缺氧的原因,進行治療。
劇烈咳嗽也會導致胎膜早破
什么原因導致孕婦胎膜早破呢?孟主任解釋,主要原因是生殖道感染、宮頸內口松弛和胎位異常等。另外,先天性胎膜發育不良、腹部創傷、性生活創傷、羊水過多、劇烈咳嗽、宮腔內壓力過大等也可導致胎膜早破。
其中胎膜發育不良,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準媽媽維生素C缺乏、銅缺乏和孕婦吸煙等因素可導致胎膜發育不良。準媽媽營養不良、維生素C、D和氨基乙糖缺乏,可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導敢胎膜早破。若缺乏銅、鋅等微量元素,致使胎膜變脆,缺乏彈性,容易引發胎膜早破。
“對于慢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孕婦,劇烈咳嗽會增加腹壓。孕期是可以治療的,不能放任不管。”盂主任提醒,有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準孕婦,一定要在懷孕前治愈疾病,以減少胎膜早破的發生幾率。
徐州導醫熱線:0516-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