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王女士的兒子剛滿一周歲,突然發燒到39.7℃,服用美林降溫后,4到6個小時又開始高燒。根據“經驗”,王女士自己在家給兒子服了感冒藥和抗生素,可是幾天過去,病情非但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似乎還越來越嚴重。連續發燒5天后,王女士發現兒子的眼睛紅紅的,布滿了血絲,嘴唇和舌頭也是紅紅的,帶兒子去徐州市中心醫院檢查,診斷結果是一個奇怪的病名——川崎病。
徐州市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高翔羽介紹,川崎病是一種小兒科疾病,主要病癥在皮膚、黏膜和淋巴結,可以侵犯心臟、腎臟、消化道,甚至大腦。此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項:
1.持續高熱,多數在5天以上。
2. 身上出現各種形態的紅斑皮疹。
3.手足發硬腫脹,指(趾)可見紅斑;到了腫消疹退時,足、手,尤其接近指(趾)甲皮膚會有片狀脫皮。
4.雙眼充血發紅。
5.口腔、牙齦(牙肉)、咽喉部充血發紅;舌頭也紅,而且在邊尖可看到鮮紅突起的小點,十分像新鮮楊梅的“刺”。
6.頸部雙側和頜下淋巴結腫大。
若有以上表現就要考慮川崎病。醫生只要憑以上6項中的5項就可以下診斷,而不必靠化驗檢查,本病也確無特別的化驗檢查來輔助診斷。
川崎病對孩子的危害并不在于發燒、出皮疹以及淋巴結腫大等外在癥狀,其真正的危險在于對心臟等臟器的危害。部分川崎病患兒可并發心、腦、肝、肺、腎等多臟器損害,其中,心血管損害最為突出,大多發生于發病后2—3周,可持續數月到數年。 川崎病并發心血管損害的類型包括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等。動脈瘤可單發或多發,大多可于1—2年內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纖維化可促使內膜增生,導致冠狀動脈不能有效擴張,嚴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狹窄閉塞乃至心肌梗死,還可導致嚴重的心臟缺血癥狀或發展成缺血性心臟病,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川崎病并不是疑難雜癥,絕大多數可治愈,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治療藥物: 1. 阿司匹林,早期需要的劑量會比較大,主要是針對炎癥,后期繼續使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狀動脈的血栓。 2. 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 90%的人對丙種球蛋白都是敏感的,所以,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使用后,一般在48小時之內,持續的高熱就可以退下了,血檢指標所呈現的炎癥也顯示得到控制,也可以減少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率。 患兒通常在3—4天后就可以出院,但冠狀動脈的病變有可能滯后,所以在治愈后的2—3個月內,要繼續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并定期進行心臟彩超的復查,必要時還要做心電圖,3個月后,可停用阿司匹林,但在半年至數年內,仍需要做心臟彩超的隨訪,國外甚至推薦川崎病發生后終身隨訪。
專家介紹:高翔羽 徐州市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現任徐州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專業擅長:新生兒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及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
門診時間:周三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