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焦海波 韓黎雯 報道)第二十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即將在4月的15日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走出癌癥誤區,實現早診早治”。
4月13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于義診活動中率先啟動,本次義診活動由腫瘤內科學科帶頭人李金運主任醫師,于韜醫師、劉太鋒醫師出診,3位醫師在義診活動中用專業、敬業、耐心、貼心的服務為病患答疑解惑,旨在宣傳普及抗癌防癌知識、引導民眾科學就醫、轉變民眾對癌癥的認知誤區,義診活動受到前來看診病患的高度評價。
據一院腫瘤內科學科帶頭人李金運介紹,癌癥已成為奪取人類生命的一個主兇,很多普通人談癌色變。據世衛組織統計,2012年癌癥造成了820萬人的死亡,其中煙草是最重大的致癌風險因素,它導致全球超過22%的癌癥死亡,以及全球約71%的肺癌死亡。估計在未來20年中,每年癌癥病例將由2012年的1400萬上升到2200萬。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世界醫療學術界也在不斷的給中國發出“警告”,我國儼然已成為這個世紀的癌癥大戶,腫瘤發病率逐年急劇上升,很多民眾在“癌”的陰影下茍延殘喘。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給我國醫療機構在政治決心、體制機制、治療參照標準、治癌使用的手段方法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來自世界抗癌聯盟(UICC)的一項遍布全球42個國家民眾的認知調查——“得了癌癥等于死亡”的觀點,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社會43%的人認為該觀點正確,而在西方國家,只有13%的人認為此觀點是正確的。在當今社會中民眾對癌癥有以下四點較常見的認知:一、忌諱談論癌癥 二、癌癥無明顯發病信號 三、面對癌癥束手無策 四、癌癥得不到有效治療,是一種不治之癥。
癌癥當真如我們想象的如此恐怖嗎?于韜主治醫師為我們道出其中真偽。“腫瘤治療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很多疾病一樣在現有的醫療技術水平下是無法完全根治的,需要通過患者自身的調節和醫院專業醫生開出的輔助性藥物進行控制和維持。”
李金運主任醫師重點強調民眾在應對癌癥的心態和早發現早治療的方法上要進行及時、科學的轉變。首先,從病患的心理上,要擺脫“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根除”的心態困擾,要學會樂觀的帶病生存;其次,要以“防”為首,注重良好生活、飲食習慣的養成,優化環境、定期檢查,根據個體的特點和所處特殊環境進行專項檢查(如女性哺乳期后注重乳腺檢查、老年人注重前列腺檢查、吸煙者或被動吸煙者注重肺部檢查);再者,由于癌癥病因的復雜性,根據不同病患的具體情況,多科聯動、多種方法聯合運用的綜合治療方法才是腫瘤治療專業、有效的方式,一院腫瘤內科在李金運主任醫師的帶領下聯合腫瘤放療科、介入科、心理咨詢科、中醫科等各科室,嚴格遵循美國惡性腫瘤臨床實踐指南(NCCN),堅決打勝這場持久的抗癌、治癌的攻堅戰。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全球醫療科研機構成功的、前沿的治療癌癥的成果及時應用于臨床治療固然重要,但社會各界平等、尊重的眼光同樣會帶給癌癥患者戰勝病魔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全社會民眾走出癌癥誤區,用平常心樂享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