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醫附院2009年初于蘇北地區率先引進了當今國際最先進的雙源CT掃描儀并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其在心臟成像上具有極為突出的優勢,因此它的成功裝機運行奠定了心血管成像的新里程碑。
該掃描儀順利運行兩年來,截至目前,已進行冠狀動脈檢查 9248人次,惠及徐州地區及淮海經濟區廣大心臟病患者。
雙源CT因其具有成像速度高、診斷質量優、掃描范圍大、放射劑量低、適應范圍廣等獨特優勢,能挖掘出更豐富、更細微、更本質的疾病信息,有利于更多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從而提高療效、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在徐醫附院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雙源CT與常規多層螺旋CT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雙源CT機架內設置了2套X線球管和2套64層CT的探測器系統(普通的64層CT只有一套),從而把CT的檢查技術和臨床應用提高到更高水平,是當今最快的CT掃描機。20世紀70年代,CT剛剛被發明的時候,每掃描360度需要幾分鐘,而現在使用雙源CT最快掃描時間僅為0.083秒,且曝光劑量比傳統CT少50%,大大降低了輻射劑量,是CT技術上的一次新革命。
雙源CT的出現,不僅是CT設計思路的一種突破,它進一步解決了過去心血管CT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它的兩套成像系統在心臟CT領域具備獨特的技術優勢,它的出現將使CT在心血管影像領域的表現更加優異。
雙源CT獨特的優點有哪些?
徐醫附院影像科主任徐凱教授介紹:雙源CT的出現解決了CT技術存在的一些問題,是CT領域出現的十分重要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它掃描速度快。由于83毫秒的掃描速度,雙源CT可以對心率過快、不規則的患者進行成像,在幾秒鐘之內完成心臟檢查,而且無需使用降低心率的β受體阻斷劑,也不必進行多扇區采集和重建,即使房顫、早搏患者也不受影響。
其次,它的放射劑量是減半的。雙源CT雖然使用了兩套影像系統同時工作,但是即使與能量效率最高的單能CT掃描儀相比,它在正常心率條件下的放射劑量也降低了50%,這是因為:第一,它不需要進行多扇區采集,能夠在一次心跳過程中采集心臟圖像;第二,雙源計算機斷層成像系統可以根據心率的快慢自動選擇最快的掃描速度;第三,它還開發了依據心電圖的適應性劑量調控技術,降低心臟快速運動階段的放射劑量。這些技術的綜合使用使雙源CT圖像的采集速度提高了一倍。
雙源CT尤其適合急癥診療的需要。雙源CT技術能夠通過一次快速掃描來完成多種需要對急診患者進行檢查,并可以提供卓越的診斷圖像質量。即使在最快的掃描和進床速度下,也能確保極佳的圖像質量。78cm的機架孔徑和200cm的掃描范圍,即使遇到高大肥胖的患者也能進行全身掃描。當臨床需要進行全身檢查時,如有復合性外傷或需要全身血管檢查的患者,這一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