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精神頻道:兒童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癥,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徐州市東方醫院精神專家靳自斌介紹,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5%~10%,國內調查在10%以上,男孩多于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癥的幾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
多動癥病因有哪些呢?
1.遺傳因素 兒童多動癥有家族傾向。即孩子的父母或親屬在兒童時期也曾有多動癥病史。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的吉爾斯醫生曾對孿生子進行過深入調查,結果發現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為79%,而雙卵孿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遺傳因素與兒童多動癥有密切關系。
2.孕期和圍生期因素 母親在懷孕時出現毒血癥或者分娩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胎兒長大后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毛病。
3.生化因素 這與中樞神經系統中多種化學物質的代謝異常有關。有專家研究發現,多動癥兒童中樞神經介質兒茶酚胺水平比正常值低,這可能是導致多動癥的一個因素。
4.家庭和社會因素 父母關系不和、幼年喪母、學校課業負擔過重、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等都可能促成具有遺傳因素的兒童發病或加重病情。
5.疾病因素 腦損傷腦外傷或高熱、昏迷可能導致兒童多動癥的發生。科學家曾做過實驗,破壞猴子大腦背側額葉,猴子會出現多動和注意力分散的現象。
靳主任介紹說,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兒童多動癥也分為不同的類型:
1型:單純活動過多和注意障礙,以注意持續時間短暫和活動過多為主要表現,并無明顯的行為障礙和發育遲延。
2型:伴有發育遲延的多動癥,伴有言語發育遲延,笨拙,閱讀困難或其他特殊技能的發育遲延。
3型:伴有行為障礙的多動癥,伴有明顯的行為障礙,但無發育遲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