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精神頻道:我們都知道,造成兒童多動癥的因素有很多,有遺傳因素、金屬中毒因素、生物化學和代謝因素 、精神發育受損或成熟延遲等諸多因素,其中也包括環境因素。有些人認為環境因素是次要因素,那么環境因素到底對多動癥的影響大嗎?我們來聽聽徐州東方人民醫院精神專家閭金杰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環境對多動癥兒童嚴重程度的影響
多動癥兒童臨床癥狀嚴重與否與諸多的環境因素有明顯的關系。主要受到家庭、社會的影響,在同一年級中,多動癥兒童的嚴重程度不一,同一個兒童在不同的場合臨床表現也不一樣,有的是在家中較重,有的是在學校較為嚴重。
患兒性別、父母對多動癥的認識、家庭經濟狀況、家長與子女的關系、家長的教育方式、環境對兒童的要求及兒童對周圍環境的熟悉程度等都可影響多動癥的輕重程度。
閭主任介紹,環境因素包括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三方面。
家庭環境,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方式
1、生活在一個不和睦的家庭中。比如父母經常吵架,相互謾罵、攻擊、諷刺,甚至有分居和離婚的情況,這種環境下,孩子容易出現多動和注意力缺陷,而且經常出現情緒不穩定。影響兒童多動癥的環境因素都有什么呢?
2、父母的教育方式錯誤。我們常見的比較不利的有兩種方式:第一,對子女比較苛刻,過度地干涉孩子的活動,這樣往往比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兒童經常處在這種高度的緊張狀態,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一旦有這種條件適合的,他就會發泄自己的心理抑郁的情緒或者是哭、鬧,有這種情感爆發,也會出現孩子過度的活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還有一種就是放任式的管理方法,就是對孩子不聞不問,順其自然,因為孩子畢竟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他缺乏比較明確的道德約束和自我約束機制,所以孩子會出現規則感差,沒有紀律,缺乏自我約束,也可能出現多動癥的這些表現。
社會環境
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肯定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這種不良的社會影響會造成孩子出現品行障礙,比如青少年犯罪,還可能造成大家一起去上網,或者一起去逃學。這也會加重或者造成孩子多動癥的癥狀產生或者發展。
學校環境
在一個校風不正的學校里學習。如老師經常采取打罵,甚至侮辱孩子的教育方法,同學間不團結,經常打架斗毆,嚴重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也會導致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況的發生。
說到這里,相信不用我來告訴大家環境因素對多動癥的影響到底大不大,大家自己心里也已經十分清楚了。所以,孩子多動,家長、老師、社會環境都有不可逃避的責任。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我們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積極的生活環境。
多動癥是兒童發育行為障礙,和孩子的大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腦組織器質性損害也會導致多動癥。臨床研究發現,大約85%的患兒是由于額葉或尾狀核功能障礙所致,是常見的引起多動癥的原因,包括:①母親孕期疾病:高血壓、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②分娩過程異常:早產、鉗產、剖腹產、窒息、顱內出血等。③生后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及外傷的患兒,發生多動癥的機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