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新聞:王阿姨今年50歲,日子本應過得很舒心,孩子成家,和睦團圓,家人健康,但這兩年來全身的疼痛難受,卻讓她一直苦不堪言。
一開始經常感到脖子酸,風一吹就全身疼痛尤其是關節疼痛,這樣的疼痛已經嚴重影響到她的生活,到處就診看病,醫生的解釋莫衷一是,自己也認為一定是關節炎在作怪,但是相關治療沒有效果。之后又出現持續的腰酸背痛和胸痛以及腹痛、小腹墜脹,兩條腿無力,渾身感覺發涼,暑氣正盛的的季節還穿著棉服,空調風扇從不敢用。先后到幾家大醫院,看了消化科、神經內科、骨科、皮膚科等,做過很多檢查和輔助檢查,都沒有發現明顯異常多的軀體疾病,西藥、中藥吃了不少,就是不見好。前不久經人介紹來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就診。
市東方人民醫院抑郁障礙一科莊二陽主任根據王阿姨的敘述和家屬的介紹,結合相關心理評估,診斷她患了“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給予大量的解釋和安撫,王阿姨仍然聲稱自己是關節炎,還埋怨家人把她帶到東方醫院,最終她對醫生的解釋將信將疑,勉強配合住院治療,按照醫生的囑咐,吃了半個月的藥,配合病區的護理和心理輔導,頑固的全身疼痛竟然好了一大半,心情也明顯好轉,王阿姨這才真正的信任病區的醫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如此頑固的“疑難雜癥”怎么會在精神心理科看好了呢?
莊主任告訴她,其實“軀體形式疼痛障礙”是精神科的常見病,女性好發,主要表現為全身各部位的持久性疼痛、不適,患者感到非常痛苦,但對疼痛部位進行各種醫學檢查及化驗,都沒有器質性病變。最為典型的疼痛為頭面部疼痛、腰背痛或慢性盆腔痛以及其他感覺異常。疼痛可位于體表、深部組織或內臟器官,性質可為模糊的鈍痛、脹痛、酸痛或銳痛,有時也會合并怕冷、皮膚發麻、針刺感等感覺異常。由于各種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讓各科醫生不易診斷。于是患者反復就醫,重復檢查,吃了不少藥,卻不見效果。這類疼痛與心理因素或情緒沖突關系密切,多數患者伴有抑郁、焦慮、心煩、失眠,并與軀體疼痛癥狀互為因果,長期以往,形成惡性循環。
“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的疼痛癥狀可能和性格特點、不良情緒以及腦內神經遞質功能異常有關,從而導致患者的痛覺和感覺閾值下降,變得敏感,容易感到疼痛。因此,市東方人民醫院莊二陽主任建議:治療軀體形式疼痛障礙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服用調節大腦神經遞質濃度的藥物,這類藥既能治療功能性疼痛,同時可以治療抑郁焦慮。二是心理治療,讓患者認識到,雖然病痛是真實的感受,但身體并不存在器質性病變,這些疼痛對生命、健康不會帶來任何威脅。鼓勵病人努力學會自我調節,調整自己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保持從容接納的心態;臺理安排生活,培養興趣,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家屬也應正確認識,要協助患者建立親和融洽的家庭氛圍,這些都有助于患者擺脫疼痛,早日康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