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鐵富鎮是邳州市最北邊的一個鄉鎮,鎮衛生院規模不大卻名氣不小。去年門診量達到12萬人次,排邳州市36家鄉鎮衛生院的“老大”。更不可思議的是,該院婦產科每年接生寶寶的數量可與市級大醫院比肩。
在交通便利、公立與民營大醫院眾多的邳州市,這家鄉鎮衛生院何以“牛氣十足”?探訪該衛生院,雖是下午,但衛生院門診大廳的病人依然熙熙攘攘。院長李本田表示,這家衛生院是邳州北部最重要的區域醫療中心,不但承擔著本鎮及周邊七八個鄉鎮居民的就醫需求,還有部分山東居民過來看病。醫院產科是邳州市唯一的省級重點特色科室,擁有兩個病區、55張床位。“雖然有這么多床位,但碰到生育高峰年,孕婦必須提前預約,否則就得排隊。”
在產科病區看到,整個病區明窗凈幾,走廊寬敞,防滑地膠、欄桿、健康宣傳畫等設備應有盡有,病房里中央空調、中心供氧、洗浴間等設施齊全,絲毫不亞于城市大醫院,但收費標準要遠遠低于城市大醫院。
“我院每年接生寶寶的數量,是整個邳州市出生寶寶的十分之一。”李本田介紹說,邳州市共有38家鄉鎮衛生院,其中20家衛生院有接生資格,而他們醫院的婦產科始終處于“老大”地位,其它19家衛生院每年接生寶寶的數量總和都沒有他們一家多。2007-2017十年間,該衛生院共接生了33950個新生兒,無一例死亡、腦癱發生。不僅周邊鄒莊、四戶、港上等鄉鎮的孕婦,近年山東的花園、重坊等鄉鎮的孕婦也慕名而至,平均每年從山東來分娩的孕婦都在300-400名左右。
在病房遇到剛生寶寶兩天、官湖鄉29歲的產婦馮瑋瑋,官湖鎮離這里足有15公里遠。“這里名氣大、服務好,我同學、親戚、朋友等10多人都在這里生寶寶。”馮瑋瑋說,雖然到邳州市大醫院與到這里差不多距離,但這里環境更好,可以享受單人間,而大醫院又吵又擠。山東郯城縣花園鄉27歲的產婦竇娟接過話頭:“當年我們‘老大’就是在這家醫院接生的,已經3歲了;如今生‘老二’還來這里,這里接生放心!”竇娟老公表示,“老二”是個6斤重的男娃,過三天就可出院回家了。
產科護士長王磊介紹,今年二月份她們共接生了126個寶寶,其中20個來自山東,產婦基本都是聽親戚、朋友口口相傳而來的, 婦產科成為鐵富鎮衛生院傾力打造的一張名片。
孕婦來這里分娩,首先看重的是安全。陳芬主任說,科室所有醫生都是本科以上學歷,人人都在南京、徐州大醫院進修學習過多次,還與徐州三甲醫院建立了醫聯體關系。院內專門成立了搶救小組隨時為婦產科服務,有一名專職副院長負責產科的質量管理工作,十幾年來無一例差錯、糾紛出現。
其次,在這里生娃便宜。這里的住院、產房、服務等條件都比市人民醫院好,而收費卻是鄉鎮衛生院的標準。孕婦如果順產,有醫保報銷加政府補助的,自己幾乎不用掏錢,剖宮產花費也不會超過3000元。“我們醫生嚴格掌握剖腹產的指征,剖腹產率只有18%-23%,相對于大城市40%-50%的剖腹產率,低了一半以上。孕婦只要在這里登記建卡,我們都會跟蹤隨訪,向她們普及孕期知識、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等等,這樣剖腹產率自然就降下來了。”
為了留住人才,醫院還對婦產科實行單獨核算,醫生、護士的待遇是全院最高的。有家民營醫院開出30萬年薪,想挖一位年富力強的產科醫生,最終沒挖走。“無技術特長,不能單獨值班、獨當一面的,沒在大醫院進修學習過的,都進不了婦產科;即使進了婦產科,如果不努力學習、業務不精的,照樣被踢出局。這樣就倒逼著醫生、護士加強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接生寶寶,像宮外孕、卵巢腫瘤、子宮肌瘤剔除、子宮全切除、宮頸疾病等過去市級醫院婦產科才能看的病,鐵富鎮衛生院都能“分庭抗禮”,婦產科的手術量、接生量連續多年居全市前三位。下一步,他們還計劃到南京、徐州等三甲醫院拜師學藝,引進微創手術等先進技術。
邳州市衛計委主任徐善軍說,在大醫院人滿為患,而眾多小醫院、鄉鎮衛生院“吃不飽”的今天,鐵富鎮衛生院堅持錯位發展、揚長避短,憑著產科“一招鮮”引來大市場,為眾多小醫院闖出一條可借鑒的生存發展之路。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