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一、科學就醫是指合理利用醫療衛生資源,選擇適宜、適度的醫療衛生服務,有效防治疾病、維護健康。
科學就醫與每個人的健康都息息相關,涉及生命過程的各個階段,有助于更便捷、經濟、有效地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健康問題。公眾應重視科學就醫,切實維護自身及他人健康。
科學就醫就是要樹立預防為主的健康理念,合理利用醫療衛生資源(公共衛生服務、診療服務、疾病預防保健和醫療保險等資源),掌握分級診療、預約掛號等基本原則和方法,選擇正規且適合自己病情的醫療衛生機構,按流程就診,與醫生良好溝通,在診治過程中遵從醫囑,遵守醫療機構的各項規定,正確理解醫學的局限性,等等。
二、遵從分級診療,提倡“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避免盲目去三級醫院就診。
目前,我國醫院分為一、二、三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屬于一級醫院。一級和二級醫院的醫務人員一般都經過專業培訓,具有正規的行醫資質,具備對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進行診療的能力。常見病和多發病患者首選一級或二級醫院就診,而不是盲目去三級醫院,可以節省時間、費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同時,由于一級和二級醫院數量多,分布廣泛,在這些醫院就診可以避免三級醫院門診掛號難,等候時間長以及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時間較少等問題,可為患者提供更為細致、全面的健康服務。
全國很多地區都建立了雙向轉診制度。當在一、二級醫院不能診治時,可以轉到相應的三級醫院就診,而由于在一、二級醫院已進行了初步診斷,提供了前期診療信息,轉到三級醫院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選擇科室,提高就診效率。
三、定期健康體檢,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健康體檢是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影響健康的高風險因素及潛在的疾病隱患,達到預防和早期治療的目的。健康體檢體現了預防為主的健康觀,是科學就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
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及早發現健康問題和疾病,以便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檢查中發現的健康問題和疾病,要抓住最佳時機及時采取措施,重視疾病早期癥狀,如有不適,要及時到正規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四、鼓勵預約掛號,分時段、按流程就診。
患者如確需去三級醫院就診,建議在看病前通過醫院官方網站、12320衛生熱線等正規渠道了解相關信息,對醫院專業特色、科室分布、出診信息等進行初步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預約掛號。
預約掛號可以合理分流患者,實現分時段就診,提高就診效率,節省醫患雙方的時間,避免患者集中排隊,并可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的機會。各地醫院普遍使用的預約方式主要包括現場預約、電話預約、短信預約、網絡預約和銀醫卡自助預約等。不同的掛號方式各有特色,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預約掛號方式,分時段、按流程就診。同時預約掛號成功的患者如不能按時就診,應及時取消預約。
五、就醫時需攜帶有效身份證件、既往病歷及各項檢查資料,如實陳述病情,嚴格遵從醫囑。
就醫時(不包括急診),必須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實名掛號。有效身份證件包括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駕駛證、護照、暫住證或軍人證等。
病歷是關于患者疾病診療情況的文件資料,是醫務人員正確診斷和制訂治療方案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就醫時攜帶完整的既往病歷及各項檢查資料有助于醫生更快、更準確地作出診斷,避免重復檢查,節省時間和費用。
患者與醫生的溝通,是醫生了解病情的基本手段,也是醫生進行診療的開始。患者與醫生溝通的主要方式就是患者向醫生陳述病情。看病時最好由患者本人陳述病情,如患者因特殊情況無法親自陳述病情,應當由了解病情的家屬代替陳述。在陳述病情時,要盡量如實、準確、全面地說明與疾病有關的問題,切勿夸大或隱瞞病情。
六、出現發熱或腹瀉癥狀,應當首先到醫療衛生機構專門設置的發熱或腸道門診就醫。
發熱俗稱“發燒”,腹瀉俗稱“拉肚子”。發熱和腹瀉可能與多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有關。發熱門診和腸道(腹瀉)門診是醫院專門用于排查傳染病疑似病例、治療相應疾病的專用診室。患者在出現發熱或腹瀉癥狀后,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發熱門診或腸道(腹瀉)門診就診,排查急性傳染病發生的可能性,以免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根據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醫務人員會登記發熱或腹瀉患者的相關信息,患者應積極配合,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發熱患者就診途中應佩戴口罩以做好個人呼吸道防護,盡量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
七、緊急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咨詢醫療衛生信息可撥打12320衛生熱線。
“120”是全國統一的急救電話號碼,服務對象是災害事故和急危重癥患者,24小時有專人接聽。一旦在醫院外發生急危重癥和意外傷害需緊急醫療救助時,應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撥打電話時,切勿驚慌,應保持鎮靜、聽清問話、明確回答、說話清晰簡練,要在接聽人員掛斷電話以后再放下話筒,以確保急救人員獲得急救所需的全部信息。
“12320”衛生熱線是24小時免費咨詢熱線,目前已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開通,可為患者提供就醫指導、咨詢、預約診療、投訴、舉報、建議、表揚、戒煙干預和心理援助等服務。
八、文明有序就醫,嚴格遵守醫療機構的相關規定,共同維護良好的就醫環境。
醫院是公共場所,患者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履行相應的義務,共同維護文明有序的就醫環境。患者及其陪護人員應自覺遵守門診、住院、探視等有關規定,充分尊重醫務人員,支持配合其診療工作,遵從醫囑。在掛號、就診、收費、取藥、檢查、乘坐電梯時要有序排隊、文明禮讓。不要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不要吸煙,不要擅闖醫療場所(診室、檢查室等),不要隨意丟棄垃圾。
九、參加適宜的醫療保險,了解保障內容,減輕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
我國已經建立起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內的三大醫療保險制度,初步構成了覆蓋全體國民的醫療保險體系。提倡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居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可有效減輕與疾病相關的經濟負擔。
基本醫療保險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后,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