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政策》,嚴格控制三類注射劑上市。其中,口服制劑能夠滿足臨床需求的,不批準注射制劑上市,肌肉注射制劑能夠滿足臨床需求的,不批準靜脈注射制劑上市。
這幾年,為治理過度輸液現象,監管部門出了不少狠招、實招。比如,輸液和抗生素使用權限受到嚴格限制,多個省份取消二級以上醫院除急診和兒科外的門診輸液。然而,公立醫院輸液少了,民營醫院依然盛行;門診關閉輸液大門,住院病房里卻不受限。更何況,這樣的監管只是讓醫生不敢輕易使用注射劑而已,而只要注射劑仍然觸手可及,說不定哪一天,吊瓶就會再次密如森林。
大幅收緊注射劑審批或是遏制過度輸液的釜底抽薪之法。在藥品制劑審批階段,落實這一原則的最佳辦法是把好制劑審批關,這樣不僅能消減醫生違規輸液的機會,而且向醫療系統傳遞出高層治理過度輸液的決心和意志,對醫生具有較強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治理過度輸液不能僅靠約束醫院和醫生,患者也應給予理解與支持。只有在醫生的診療行為得到醫療制度約束的同時,從源頭上收緊注射劑審批,患者對過度輸液的危害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才會形成治理過度輸液的完整鏈條,“吊瓶森林”才有望標本兼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
閱讀下一篇
國家衛計委馬曉偉:異地就醫結報任務須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