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坐標,憑“三級甲等醫院”的綜合實力,扎根淮海大地,聚力提升惠及四方;
她是一顆明星,以厚積薄發、創新發展之勢,在競相發展的醫療行業中熠熠生輝;
她是一面旗幟,用不斷創新的服務模式和細致入微的人文關懷,贏得百姓口碑……
在古彭徐州最繁華的中心地帶,坐落著一所有著82年“院齡”的老字號醫院——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82年篳路藍縷的追求與跨越,幾代一院人踏著堅定而穩健的步伐,將大愛無疆的醫者情懷傳承至今。
為患兒提供細心周到、精益求精的醫療
人才至上 夯實醫院發展的根基
新年伊始,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收獲了兩份大禮:順利通過2016年度省衛計委等級醫院周期性評審;在2016年度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活動中,該院一舉獲得三項殊榮,院集體榮獲“2016年度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稱號,院長杜鐘祥獲“2016改善醫療服務優秀管理者”、該院內分科與心內二科護理組獲“2016改善醫療服務優質服務崗”榮譽稱號。
沉甸甸的成績背后承載的是贊譽和肯定,更是責任和擔當!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以為名也”。醫療質量直接關系患者的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在院長杜鐘祥看來,用高精尖技術提升服務能力,以優秀人才提升醫療水平,打造醫院綜合競爭實力,是贏得患者好口碑的基礎,也是醫院健康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醫以才強,業以才興,人才是醫院發展的基礎。多年來,市一院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積極搭建醫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建設平臺,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醫院現有職工1700余人,其中高級技術職務近500名,享有國家政府津貼的專家3名,博士、碩士研究生300余名,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省級醫學領軍人才、徐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等百余名,碩士生導師20名。
人力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夯實了醫院發展的根基。醫院以建設研究型醫院為引領,鼓勵全院職工緊跟國內外醫學發展的步伐,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僅2016年一年,該院就舉辦各級各類學習班41次,同時選派業務骨干外出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約200人次。該院與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卡爾德雷利友好醫院簽訂了合作協議,為人才進行境外學習交流提供了高層次平臺。通過大力引進培養人才和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建立了與醫院規模相適應的衛生人力資源隊伍。
杜鐘祥院長(中)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工作。
科研興院 鑄就名院名科品牌
每一個昂首前進的腳步,都傳頌著一段開拓創新、勵精圖治的佳話。多年來,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朝著“規模化、精品化、國際化”的目標方向,堅定不移地走差異化發展的改革之路,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跨越。
醫療技術水平是醫院發展的命脈,市一院以眼科、口腔科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為龍頭、以神經內科、腎內科等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為兩翼,打造了一批在淮海經濟區“叫得響”的專業專科品牌,奠定并夯實了區域醫療大廈的根基。
目前,醫院擁有3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4個市級重點學科和28個市級重點專科。另有江蘇省腹膜透析指導中心、市級優勢學科、市級診療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各一個,形成了以江蘇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眼科、口腔科、神經內科為優勢,以徐州市重點學(專)科——骨科、胸心外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等28個科室為重點的綜合學科群,是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是南京醫科大學教學醫院,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協同醫院,江蘇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借助人才優勢,醫院瞄準國內外醫學科學的前沿,不斷在臨床診斷治療領域引進和使用新技術,促進了醫院科研創新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醫院科研攻關碩果累累,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江蘇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和醫學新技術引進獎 32項,其它市級獎項近百次,獲準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和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發表 SCI論文及國家級、省級論文3000余篇。醫院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嬰醫院、江蘇省醫師進修基地、國際白內障復明基地、國際“微笑列車”唇腭裂手術定點醫院、民政部、衛生部“明天計劃”手術定點醫院。
從先進到前沿,從粗放到精細……仁心妙術惠及的是萬千百姓。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極具優勢的特色學科,加之誓愿普救天下蒼生的公益情懷,讓這所老牌醫院,占據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開展醫院國際間合作,進行技術交流。
創新服務 溫暖病患的杏林春風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蒼生大醫,唯精唯誠。醫學從來不是冷冰冰的科學,科學和人文,就像是醫學的兩個翅膀,承載著屬于天使的夢想。
多年來,市一院從硬件入手,對門診大樓、住院部和庭院進行了全面改造,就醫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喜獲“2015年度全國醫院后勤管理創新先進單位”殊榮。但在院長杜鐘祥看來,改善醫療環境并不難,難的是讓每一位病人在享受優美舒適環境的同時都能感受醫者的呵護溫暖。“用最優的醫療服務地方百姓,把最大的便利空間讓給患者”是該院全體職工義無反顧、知難而進的最大動力。
“看病難,難在看專家。”這是老百姓的一句口頭禪。一個人患了病,誰都想請個好醫生、好專家把脈。為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市一院積極探索優質醫療資源外延和下沉的有效舉措,與徐州及淮海經濟區內114家基層醫療機構建成跨區域“醫聯體”,打通社區醫院與大醫院的綠色通道,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除此之外,醫院與北京安貞醫院心胸外科等十余家醫院建立了正規醫療合作聯合,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頂級的醫療服務。
“掛號時間長、收費時間長、取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是很多人對于在大醫院看病的第一印象。然而,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這種現象卻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近年來,市一院深入推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面優化診療流程,方便患者就醫。大力推進多學科綜合門診,升級預約中心,提供多種形式的預約診療服務;更新了電子叫號信息系統,啟用“患者移動服務平臺”,將院前、院中、院后服務進行無縫對接,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許多患者有了這樣的體會——看病就診變得簡單、方便了。
謀篇布局 砥礪前行助力新跨越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頭續遠行。在歷史的篇章中,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寫下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但她沒有停留在歷史的光輝中,渴望進步的一院人很清楚,基礎建設是目前制約醫院發展的關鍵。
徐州市銅山區大學路西側,已經封頂的7棟高層建筑傲然屹立,形成了一座別具一格的大型建筑群,這里是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院所在地。隨著新院區的拔地而起,又一次跨越式發展的藍圖清晰地擺在了一院人面前。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新一輪的角逐,踏實奮進的一院人堅持苦練“內功”,在新的一年積極推進“五大工程”,助力醫院跨越發展。
新醫院遷建工程:2017年在主體工程全面封頂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年底建成使用的目標。
質量持續改進工程:全力推進省、市重點專科建設,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全面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實現“三升一降”的管理目標。同時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重在內涵”的原則,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持續抓好等級醫院創建工作。
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以科研、人才為后盾,多措并舉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提供優質平臺。
醫療服務拓展工程: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加強醫聯體建設,延伸服務鏈條,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安全、舒適的醫療服務。
管理水平和干部能力提升工程:融合現代先進管理理念,提升中層干部管理素質與執行力,提高醫院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管理水平,走創新內涵式發展之路,辦人民滿意醫院。
“楓葉如月憶照華,聚沙成塔創未來”,當又一個嶄新的明天到來之時,一院人把希冀化為理想,把追求融入使命。在談到醫院今后的發展時,院長杜鐘祥滿懷激情地說:“救死扶傷,精誠大醫,是一院人永恒的追求。面對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神圣的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勇往直前!”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