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丙肝是全世界導致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之一,但86%的丙肝患者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莊輝教授呼吁:丙型肝炎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和急需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希望政府職能部門能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積極防治丙肝;有可能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曾接受過輸血、血制品和器官移植、靜脈內注射毒品、男性同性戀或有多個性伴侶、與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日用品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專題推薦:“炎癥開關”可治丙型肝炎
慢性丙肝是一種嚴重的進展性疾病,我國目前有4000萬丙肝病毒感染者,遠遠高于約65萬的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病人數,而且與僅5%—10%的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的慢性化率相比,感染丙肝病毒后約50%-85%的患者將演變為慢性丙肝。莊輝院士表示:“正是因為丙肝是一種沒有疫苗的、傳染性廣泛的、慢性化率極高的、沒有明顯臨床癥狀的病毒性肝炎,所以無論從疾病對患者健康的危害,還是對國家和個人造成的經濟負擔來考慮,丙肝都是一個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
由于多數丙肝患者不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大部分病人直到出現肝硬化甚至肝癌時,才發現自己患有丙肝。針對這種染病不自知的現狀,莊輝院士介紹:“日前,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辦事處和15個歐洲國家的肝病患者協會及相關醫學會共同開展了主題為‘行動起來、排查肝炎’的
‘世界肝炎認知日’活動,以提高公眾對肝病的意識,推動潛在高危人群接受篩查,呼吁各國政府等相關方將丙肝防治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從而最終有效控制肝炎疾病的全球性蔓延。”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每年的新發丙肝病人數已從2003年的2萬多人發展為2005年的近6萬人,逐年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由于目前丙肝檢測沒有列入常規檢查項目,我國也缺乏對高危人群的有效篩查機制,因此不少丙肝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并接受治療,進而導致傳染源的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