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眾籌,已經成為一個被大家熟知的概念,即你的錢為一些創新型企業、一些中小項目提供啟動資金,回報方式為資金發放。一個人的錢不夠完成一件事,那么大家集體籌錢,這是對眾籌最簡單的理解。在公益慈善中,眾籌的方式近期通過網絡被運用到個人求助中的情況比比皆是。
那么,這種互聯網+眾籌的慈善募捐方式,究竟對求助者有多少實際幫助?網絡求助遇到了哪些問題?當公益借助互聯網推進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這樣的求助方式為何越來越多地被使用?
求助者:免于張嘴借錢的尷尬 但效果不一
“當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杜子靜正在與白血病病魔抗爭,您的愛心奉獻將給予更大的希望,大愛無疆,跪求轉發朋友圈。”這是上個月晨報刊登的“白血病患者杜子靜的父親制作的微信求助帖”上的一段話。杜子靜的父親告訴記者,他使用的是一種第三方眾籌平臺,關注后便可以用對方提供的模板錄入自家患者的情況,然后制定出求助數額,發布出來就可以了。
這樣的網絡求助平臺效果如何,對于患者有多大幫助?。杜先生介紹,幫助肯定有,對于一個急需用錢的家庭而言,哪怕有人捐1元,這樣積少成多也是一個不小的幫助。“在第一個求助周期30天里,我收到了26266.82元,在能借的人都借一遍的情況下,還能籌這么多錢,對我們家是件欣慰的事。”
“我本身就是做網絡工作的,無意中發現有這樣一種網絡籌款的方式、起初只是想試試,因為對于很多病而言,無法一次預估需要多少錢,因此我們在起初問別人借錢時都借了一次,后來繼續要用錢的時候,我們已不好意思再借錢了。”通過這個網絡籌款的方式,真是避免了我們再次開口借錢的尷尬,“因為親戚朋友在網上看到后,如果想再幫一把,會通過網絡給我們幫助的。”
同樣是上個月晨報刊登的“婁先生給雙胞胎女兒求看病錢”的事情中,婁先生也表示,晨報刊登后不少市民給他們捐助,但是在刊登前最主要的求助方式是在同學群里發帖子。“我用的不是眾籌,是一種簡單的微信帖,只是留下了自己的聯系電話和賬戶,為了方便轉給熟悉的朋友。”
在晨報去年的報道中,不少求助者同時也在網上做各種網絡籌款,有些效果很好,產生了廣泛影響,獲得了幫助;有些響應者寥寥,求助受阻。
問題:陌生求助缺乏信任 媒體報道使可信度大增
記者通過了解發現,大多數情況下,求助者中通過眾籌實現完成既定數額的幾乎沒有。
“我設置的求助數額為20萬元,第一個周期實際完成2萬多元,第二個周期又設置了20萬元,發出去幾天了收到近2000元。”杜先生表示,雖然每次發出去眾籌捐款帖都有一定效果,但與實際設置的數額相差甚遠。
記者在公益眾籌微信帖上看到有個“幫Ta實現”,這個數字就是求助者自己設置的數額,可以在下方注明款項的用途。如果想捐款就點擊“我要參與”,通過網絡可以直接從捆綁的銀行卡里進行轉賬,還可以留言。捐款后網頁將顯示出捐款入的網名和數額以及留言。
通過網絡眾籌醫療費是個好辦法,但是也有缺陷,比如現在第三方都對網帖進行了時間設限,一般30天為一個周期,收取2%的手續費,也就是說第一個周期一共實際收到26266.82元,其中有525 34元要作為手續費上交;超過周期就要重新做重新發,收到的善款還要按照這個比例交手續費。“這2萬多元中,絕大部分都是熟人直接捐款,或者是通過一個人證實是身邊真事后發散推薦到所在朋友圈發起捐助的。”杜先生介紹,陌生網友直接捐助的情況有,但是很少,有些陌生網友會打電話進行核實,再選擇是否幫助。
多名網絡求助者均談到了信任。網絡求助信任確實是一大障礙。面對網上形形色色的故事,人們的警惕意識也在增強。因此有些求助者在進行網絡籌款時仍是想到尋求媒體的幫助。“我們是想通過媒體的報道后,把媒體報道的拍照上傳到網上,網友會相信我所說的事情,因為大家信任經過媒體記者核實過的新聞,才敢給我們捐助。”杜先生說。
有著同樣經歷、患皮肌炎的王榮璇小朋友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其姐姐將晨報報道的文章貼在紙板上周末到市中心賣花救妹妹。記者全程參與了這個活動,很多市民駐足看到了媒體的報道后,紛紛買花‘慷慨解囊。“我覺得媒體核實過的不會是假的,我相信。”當時在現場的很多市民這么說。
建議:網絡求助有真假 獻愛心前需核實
記者隨機調查了身邊一些人,對于在網上看到的求助帖會不會直接捐款,基本都回答“不會”,擔心被騙。“現在網上的東西花樣多,一般不會輕易相信。…‘如果有真實的感覺,也會電話了解一下,有必要的話去醫院里看看再捐款。”僅有一人表示會直接捐助,但不會很多,十元或二十元。
通過互聯網眾籌醫療費確實能夠應急,但作為網友在遇到網絡求助時,應該做到先核實再幫助。從幾年前就廣泛傳播的“準考證丟了”,到后來的“某山區教師呼吁給孩子捐款捐物”,這些都證實了確實有些人利用先進的手段欺騙人們的善良。一位經常通過網絡平臺舉行公益活動推慈善幫扶帖的志愿者表示,每逢遇到求助帖,他們會第一時間先電話核實情況,然后去現場了解情況,核實后才會在QQ群或者微信上幫助推廣或開展募捐活動。公益人士同時建議廣大網友,如果核實為真事后可以出一點錢幫助一下,眾籌慈善主要在于“眾”,參與人多了就離目標實現更近一步。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