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加強人口導入區醫療資源布點,中心城區原則上不再增加三級公立醫院床位。11月1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衛計委負責人表示,上海將進一步做實家庭醫生制度,逐步實現分級診療,同時形成公立醫院的科學管理體系,嚴控公立醫院單體規模。
嚴控單體規模,三甲主攻疑難病癥與科研
上海市衛計委負責人表示,上海市衛生計生“十二五”規劃主要指標已基本實現,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29歲,孕產婦死亡率6.74/10萬,嬰幼兒死亡率為4.83‰,這三大健康指標連續多年居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十三五”期間,上海將進一步明確醫療服務體系架構和功能定位,把三甲醫院建設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危重疑難病癥診療中心和上海醫療技術創新、臨床醫學人才規范化培養的主要基地;把三乙和部分有條件的二級綜合醫院建設成為區域醫療中心;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成為政府履行基本衛生服務職能的平臺、全科醫生執業平臺、市場資源整合平臺、居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項目的服務平臺、醫養結合的支持平臺。
上海市衛計委負責人表示,上海將完善醫療資源布局,加強人口導入區醫療資源布點,中心城區原則上不再增加三級公立醫院床位,同時支持郊區三級醫院重點學科、硬件設施建設。
上海市衛計委負責人還透露,“十三五”期間,上海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全面深化:社區衛生綜合改革的核心是做實家庭醫生制度,探索“1+1+1”組合簽約服務模式,逐步實現分級診療。
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正向全市推廣
到2014年底,上海戶籍老年人數達到413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28.8%。而且,老齡化程度還在持續加深,預測到2020年,戶籍老年人口數量將超過530萬人。
上海市民政局透露,2014年底,上海共有養老機構660家,床位11.5萬張。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機構381家,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576個,全市3.1萬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員為29.4萬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上海市民政局表示,至2020年,全市養老機構床位總數將達到15.9萬張,并重點發展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料護理服務。大力推廣“長者照護之家”試點,到2017年實現全市中心城區和郊區城鎮化地區的街鎮全覆蓋。到2017年,實現一定規模(150張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全覆蓋。2020年,全市養老護理員總數達到9.8萬人,其中持有國家資格證書的占40%,全市老年護理床位數達到戶籍老年人口總數的1.5%。
上海市社保局表示,將適時調整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完善基本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管理,適當擴大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到2015年底,上海將全面實現養老機構與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簽約全覆蓋,并完成“新增5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市政府實事項目。
“十三五”期間,上海將積極推進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相關工作,將養老機構的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聯網,進一步方便老人就醫配藥。對于沒有條件設立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市醫保部門將會同衛生、民政部門,研究推動由所在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對其住養老人開展家庭病床,或定期上門提供巡診等服務
上海市社保局透露,從2013年7月開始,上海在部分街鎮試行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試點。參加上海職工醫保的高齡老人,經老年護理需求評估,達到相應護理需求等級的,可享受老年護理服務機構提供的基本居家醫療護理服務,部分費用可由醫保支付。2014年、2015年又先后二次擴大試點范圍,調整相關政策,目前,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試點正向全市穩步推廣。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