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今年年底前不僅要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且大病保險實際報銷比例最低要達到50%。然而,目前仍有一部分地區沒有開展這項工作。距離國家劃定的時間已經不遠,推進大病保險到底難在哪兒?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相關媒體前往河南省、重慶市等地實地調研。記者感到,大病保險確實是防止社會極端事件發生的利器,但在醫?;鹂偙P子不變的條件下,大病保險提升社會效益的承載力依然有限。
醫者的眼——
極端事件不再發生
對公眾而言,災難性醫療支出或許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但在現實中,因無力承擔醫療費用而引發的社會極端事件卻頻頻出現,刺痛社會的神經。對于經濟收入較低的群體而言,看不起病、沒錢看病仍是一個迫切需要從制度安排上解決的現實問題。
“在開展大病保險之后的兩年內,我院基本沒有發生過極端事件。”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張培林說,他從醫30多年,曾看到過一些因無力承擔醫療費用而發生的悲劇。這些事件不僅沖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也給從醫者帶來了難以言表的心酸。
如今,這種心酸因為大病保險的實施而漸漸從張培林的心頭抹去。從2013年開始,重慶市開始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凡是參加重慶市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的居民,在無需額外繳費的情況下,個人經基本醫保報銷后自付的醫療費用超過一定標準,便可享受商業保險公司承辦的大病保險的二次報銷。
具體到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所在的北碚區,2014年共有1.44萬人次享受了大病保險待遇,補償金共計1512萬元。“雖然對一部分病人而言,經大病保險報銷之后的個人負擔還是較重,但大病保險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張培林說。
對重慶九院腎內科主任高小玲而言,大病保險帶給病人的好處實實在在地反映在了數據上。她介紹,由于籌資水平及保障力度的差異,參加城鎮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的血液透析患者在大病保險開展之前,5年時間的生存率差別巨大,“城鎮職工醫?;颊叩纳媛蕿?0%,而城鄉居民醫?;颊叩纳媛蕿?0%”。
實行大病保險后,城鄉居民醫保患者的總體醫療費用有所減輕,對醫囑的依從性增強。高小玲表示,2014年,在該院透析的城鄉居民醫?;颊叩乃劳雎氏陆档?8%,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下降到21%,因并發癥而住院的人次同比下降了9%。(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患者的賬單——
實實在在的支持和溫暖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七病區主任張龑莉也發現,大病保險改善了病人對醫囑的依從性。
對于該病區主要收治的急性血液病患者而言,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選擇,然而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是巨額的。“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為例,整體醫療費用低的要二三十萬元,多的上百萬元。”張龑莉說,無法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每年服用靶向藥物的費用需30萬元。無論對接受移植還是選擇服藥治療的患者來說,經過基本醫保報銷之后的自負費用仍是沉重的負擔。
到底有多少人曾因為無力承擔醫療費用,而默默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已無法統計。不過,在大病保險實行后,僅河南省腫瘤醫院,從去年10月到今年8月底,已有2.4萬人次獲得大病保險補償,補償金額共計8309萬元。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楊小偉確診之后,先后住院9次,期間接受了造血干細胞移植,總體醫療費用為56.9萬元,新農合報銷20萬元,大病保險又補償12.7萬元,實際報銷比達到57.55%。據了解,2014年,河南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695元,12.7萬元對一個家庭而言可能需要多年才能積攢下來。
在許昌市中心醫院新農合即時結報窗口前,宋曉芬一邊抹眼淚,一邊將經辦人員遞過來的一摞摞人民幣裝進大布袋內。此前,宋曉芬的丈夫因急性胰腺炎3次入院治療。“3次總計醫療費用為36萬余元,第三次是借遍親戚之后才籌夠了向醫院預繳的16萬元,沒想到能補回來12萬余元,其中大病保險補償了42234元。”
宋曉芬說,由于丈夫需要后續治療,這筆錢還不能全部還給親戚,“今后的路依然難走,但新農合和大病保險確實讓人感受到了支持與溫暖”。
制度的張力——
補齊醫保體系的短板
據記者了解,1998年我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2003年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7年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截至2011年年底,上述三項基本醫保制度已覆蓋95%以上城鄉人群。然而,由于受籌資水平有限、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影響,基本醫保的總體保障水平相對較低,因大病致貧、返貧的現象依然存在,對大病的保障仍是全民醫保體系建設中的一塊短板。
如今,這塊短板正通過大病保險得以補齊。在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看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多種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輔助、醫療救助為兜底。而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創新性舉措。該制度既是對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功能拓展和績效放大,也是推進多層次醫保體系建設、減輕基本醫保壓力的重要舉措。
好的制度在帶給人希望的同時,也給自身的發展提供了養分。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建萍慶幸自己多年來一直繳納城鄉居民醫保參保費。盡管她是位殘疾人,盡管她一家4口里有3人吃低保,但她還是堅持每年為家人繳納參保費。今年,她因為治療乳腺癌,先后5次住院,共計獲得3659元的大病保險補償。
“這可不是小錢啊,我們家一個月的低保補助才840元。”徐建萍說,參保費交得真是劃算,新農合和大病保險讓她和家人有病敢上醫院了。
敢上醫院的人確實增多了。根據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院提供的數據,2014年該院新農合患者的總住院人次為1.9萬人次,今年預計將達到2.13萬人次。“住院患者增長較快的一大原因就是大病保險讓一部分貧困患者能夠卸下心理負擔,開始積極尋求治療。”該院醫保辦公室主任周素靜說。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