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全國每年20萬人死于食管癌,九成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9月17~20日,“食管癌內鏡早防、早診、早治高峰論壇” 在上海舉行,江蘇省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科主任施瑞華教授介紹,江蘇已成為食管癌高發區之一,他建議,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內鏡檢查。
數據:食管癌發病地區差異明顯,江蘇高發
根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2009年數據顯示,在我國腫瘤登記地區,食管癌是繼胃癌、結直腸癌和肝癌之后,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發病率為22.14/10萬。
施瑞華告訴記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食管癌發病的地區差異明顯。高發省份為河北、河南、山西、福建,其次為新疆、江蘇、甘肅和安徽等。男性食管癌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李兆申教授指出,我國是食管癌最高發的國家之一。由于人口基數大,世界食管癌的病人近一半都是在中國。
食管癌雖然高發,但目前早期檢出率很低。南京鼓樓醫院消化科主任鄒曉平介紹,早期食管癌癥狀不明顯,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比如咽下食物感覺困難,胸骨后感到燒心等。而中國人的就醫習慣,往往是等到已經出現癥狀了才去醫院,但食管癌一旦出現癥狀,已經到中晚期了。
本次論壇,特別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專業委員會,組織國內相關學科專家制定的《中國早期食管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專家共識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目前,超過90%的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總體5年生存率不足20%。
40歲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做內鏡檢查
據了解,食管癌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但是發生的危險因素,目前認為和飲食與生活方式、環境與遺傳、感染等有關。《意見》指出:內鏡及病理活檢是目前診斷早期食管癌的金標準。施瑞華也介紹,內鏡檢查,在食管癌早防、早診、早治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建議食管癌高發地區、有家族史、長期抽煙喝酒、40歲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食管和胃部情況。
據了解,腫瘤細胞從開始變化,到發展為真正的腫瘤,時間可能是3年、5年甚至是10年。所以說,通過內鏡檢查、病理活檢等發現早期病變,一些早期的食管癌是可以治愈的。
江蘇易發五種癌癥,食管癌排第四
癌癥死亡率相比于其他疾病一直很高。來自江蘇省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截至2010年,江蘇居民前五位致死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省疾控中心調查顯示,1973~2010年,江蘇省居民的主要致死惡性腫瘤位次發生了很大變化,食管癌由20世紀70年代的第一位下降至第四位,比例下降近一半,肺癌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比例上升了近三倍。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