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據報道,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近日發生牛炭疽疫情,并導致10人確診感染皮膚炭疽。“已經10天沒有新病例出現,炭疽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當地病死牛也得到了及時有效的無害化處理。”8月5日,遼寧省一位參與疫情處置工作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按照處置標準,如果連續14天沒有新發病例,便可宣告疫情結束。
此次疫情的危害有多大?炭疽能不能預防?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
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說,治療皮膚炭疽,青霉素是特效藥。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環丙沙星或紅霉素。如果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多數病人2周~3周可痊愈,一般不留后遺癥,且病死率較低,公眾不必恐慌。
據悉,炭疽由炭疽桿菌引起,炭疽桿菌通常深藏于土壤內。食草動物(如牛、羊等)進食時,鼻離地面很近,在把草連根拔起時,很容易接觸到或吸入土壤中的細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然后再感染人。
“炭疽桿菌在人際間傳播很弱,加上人感染炭疽后,皮膚癥狀會出來,周圍人看到后就不會主動觸碰。”馮子健說,但病人仍應嚴格隔離至皮膚潰瘍愈合,其用具、被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過的敷料等均應嚴格消毒或燒毀,死亡后要實行火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殷文武告訴記者,皮膚炭疽在我國一些地區時有發生,其中四川、甘肅、青海等為高發地區,病例約占全國病例總數的90%以上。
記者查閱了2011年~2014年的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報告,每年炭疽的發病數均達百人以上,其中2011年最高,為309人;病死數則為個位數,2011年和2014年均為3人,其他年份僅為1人。
兇險的是肺炭疽
馮子健介紹,人類感染炭疽主要有3種途徑:經皮膚接觸感染,細菌通過皮膚上的微小傷口進入體內;經口感染,主要因攝入污染食物而感染;吸入性感染,吸入污染有炭疽芽孢的塵埃和氣溶膠。與感染途徑相對應,炭疽也主要有3種臨床類型:皮膚炭疽、腸炭疽和肺炭疽,其中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占全部病例的95%以上。
“肺炭疽要兇險得多。”馮子健說,肺炭疽發病急,輕者有胸悶、胸痛、全身不適、發熱、咳嗽、咯黏液痰帶血;重者以寒戰、高熱起病,很快出現呼吸窘迫、氣急喘鳴、紫紺等癥狀,病死率高達60%以上。“炭疽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的乙類傳染病,但肺炭疽則要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診斷后應立即報告給上級衛生防疫機構。”
特殊人群可接種疫苗
據介紹,炭疽桿菌在大氣中或有氧條件下,在培養基或土壤中容易形成芽孢。未形成芽孢的炭疽桿菌抵抗力不強,與細菌相似,在干熱56攝氏度條件下經過2個小時即可殺死。而炭疽芽孢在干燥土壤中,如果不被陽光直接照射,則可存活數十年。
殷文武表示,防控皮膚炭疽的關鍵是預防畜間炭疽,重點要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場、畜圈、場院的衛生防護上。飼養員、獸醫、皮毛加工者、肉聯廠、生肉銷售者及疫區人群應采取防護措施,穿工作服,戴口罩與手套。
早在1881年,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就首創了炭疽活疫苗。殷文武表示,由于動物皮革加工、養殖戶等特殊人群更易接觸到炭疽孢子,建議通過注射疫苗進行預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