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通過手機移動端,實現網上預約掛號、遠程問診、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轉診;利用第三方藥品電子信息平臺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藥品一體化配送服務。近日,“未來醫院”邵醫健康云平臺在杭州市邵逸夫醫院啟用,成為以分級診療為核心、以實體醫院為支撐的服務平臺。
該平臺由邵逸夫醫院、杭州市江干區衛生局、上海金仕達衛寧公司、浙江繹盛谷、國藥控股等單位聯合搭建。經過4個月的研發和調試,一期工程已正式上線。
據介紹,平臺一期工程已實現四大功能應用。一是預約門診,即患者通過App服務,預約社區簽約的全科醫生,并通過其預約邵逸夫醫院的專家,實現到省級醫院就診前的分診和亞專科的專病專治,提高就醫效率。二是雙向轉診,即全科醫生和不同級別專科醫生通過移動端溝通,實現雙向轉診,確保患者合理流動。三是業務互助,即社區醫生如遇疑難病例,可通過醫生間App服務,邀請邵逸夫醫院的專家在手機端進行業務交流,提高基層醫療的服務質量。四是健康咨詢,即社區醫生和邵逸夫醫院的專家利用碎片化時間,每日排班直接接受患者的線上健康咨詢和問診,放大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能力。
據悉,2015年年底前,該平臺的二期工程也將全部完成,即實現藥品一體化配送,推出跨醫院的云檢驗、云檢查以及在線視頻咨詢等。
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表示,未來該平臺將實現從遠程咨詢、預約掛號、檢查申請、報告查詢、轉診、會診、電子處方、藥品配送、健康管理等貫穿醫療各環節的O2O閉環服務模式,探索就醫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該平臺將為分級診療的實施提供全流程的移動化技術支持。
短評:開啟醫療4.0時代還需助力
如果說互聯網醫療1.0時代以資訊為主導,2.0時代以互動問答為特征,3.0時代主張個性化健康管理。那么,4.0時代則是尊重原有醫療格局,通過信息化手段,重塑現有醫療服務流程,最終提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模式。那么,4.0時代的開啟,需要哪些條件和助力呢?
當前,患者就醫無序,基層醫生服務能力較低,不同級別醫院無法實現資源共享,重復檢查普遍存在,分級診療難以實施,這些難題依然困擾醫療衛生界。要解決這些問題,以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為核心,利用云計算和移動互聯技術,以自由聯盟的方式整合區域內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通過醫療機構及醫生間的業務協同,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大醫院號源,疏導患者流,是未來“互聯網+”可以深耕的領域。
基層醫生通過網上互動提升服務水平;大型醫院通過雙向轉診提高服務效率;雙方通過第三方的協同,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患者得到的將是更加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與另起爐灶式的“云醫院”相比,以共享共贏為基調的醫療集團、醫療聯合體,將在確保醫療安全及醫療質量、藥品議價、醫保經費談判、醫保控費等方面進行探索,期待多方共贏。
實現醫療4.0夢想之時,醫療行業長期固有的一系列問題仍須直面,包括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實現醫保的“脫卡支付”,如何調動基層醫生、大醫院醫生的參與熱情等。解決這些問題,將更富有挑戰性。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