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關情況。化肥過量使用造成土壤酸化,增加骨痛病等疑難病癥的患病風險。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化肥使用這幾年比較多的是果樹和蔬菜,果樹和蔬菜這幾年面積擴展較快,施肥量比較高,而且超出了安全水平,將來在這些方面要作為重點進行削減。
張桃林表示,針對農業面源污染的問題,主要還是要堅持把農業資源保護和農業生產發展統籌起來,同時要把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的防控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協同社會各界,整合各種資源進行防控。要形成一個涉及到農業面源污染源頭、過程、末端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整體系統的解決方案。
重金屬污染成農產品質量“隱形殺手”
據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此前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
專家指出,“看不見”的重金屬污染,正在扮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隱形殺手”,不僅可能影響到農田和農村周邊環境,也讓普通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疑慮。“除了工業廢棄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污染,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會導致土壤中的養分、重金屬以及有毒有機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富鎖說。
例如,化肥的過量使用會造成土壤的酸化,進而會誘發土壤重金屬離子活性的提高。數據顯示,土壤PH值每下降一個單位,重金屬鎘的活性就會提升100倍,增加骨痛病等疑難病癥的患病風險。
骨痛病以發生在鎘污染地區,以周身劇痛為主要癥狀。上世界六七十年代,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居民長期飲用受鎘污染的河水,并并食用受此水灌溉的含鎘稻米,致使鎘在體內蓄積而造成腎損害,患上骨痛病,成為當時震驚全球的公害事件。
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總體以輕度污染為主
“當前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總體以輕度污染為主,可防可控。”農業部有關人士指出,中央高度重視重金屬污染問題,農業部將加快推進全國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啟動重點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加密調查和農作物與土壤的協同檢測,切實摸清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底數。
據悉。對于已經受污染的地區,農業部將實施分級處理。在輕度污染區,通過灌溉水源凈化、推廣低鎘積累品種、加強水肥管理、改變農藝措施等,實現水稻安全生產;在中、重度污染區,開展農藝措施修復治理,同時通過品種替代、糧油作物調整和改種非食用經濟作物等方式,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