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銅山區茅村鎮的14歲男孩宋雨軒,自去年底查出患有白血病,現已進行第8次化療。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已沒有能力繼續治療下去。幸運的是,雨軒和父親在北京人民大學醫院已配型成功,讓正在徐醫附院兒童腫瘤科住院等待化療的小雨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可巨額的手術費用卻愁壞了一家人,雨軒的媽媽甚至決定捐腎救子。18日,我市愛心緣志愿者為雨軒募集善款5790元。
骨髓移植需幾十萬元費用
“雨軒今年14歲,在潘塘中學讀初二,是個乖巧懂事、活潑聰明的大男孩,戴著一副眼鏡,模樣招人喜歡,家里的長輩都特別地疼他。”宋雨軒的媽媽張秀珠談起兒子時一臉自豪。
張秀珠說,去年12月份,兒子突然發高燒,家人發現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身體很虛弱,次日仍高燒不退,就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讓所有人震驚,孩子患上白血病。經過治療和家人的悉心呵護,宋雨軒的病情沒有惡化,有一段時間甚至可以和小伙伴們圍著操場跑上三四圈,又恢復了這個年齡段應有的蓬勃朝氣。
春節過后,宋雨軒的病情突然惡化,身體虛弱起來,別說跑步了,就連上樓梯都要人扶,家人把他送到徐醫附院檢查,醫生確診病情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說因為治療及時,這病還可以治愈,但是需要骨髓移植,這樣算下來,保守估計醫藥費需要四五十萬元。”張秀珠說。
家庭貧困無力承擔手術費用
張秀珠講述了自己的身世,她是銅山區茅村鎮人,年輕時在宣武市場賣服裝,1998年經人介紹認識孩子的父親,他在徐州發電廠打工,之后戀愛結婚,婚后生下兒子宋雨軒和女兒。此后兩人都在外打工,收入不穩定,沒有固定居所,婚后在銅山新區銅山焦化廠附近租房住。經過一番努力,他們在銅山新區買了房子。“孩子父親做生意賠了,把房子抵押出去還貸,2年后我們離婚了,兩個孩子跟我生活,在惠民小區朋友家借房子住,女兒讀六年級。”張秀珠說。
娘仨相依為命,雖然生活清貧,但很快樂。天有不測風云,去年兒子被查出白血病后,張秀珠每天以淚洗面,她說再苦再累,只要有一線希望,她要飯也要治好孩子的病。
這已是第8次化療,平均每次要2萬元治療費,如今花去的十幾萬元都是親戚朋友幫著湊的。“骨髓源很難找,幸好孩子和他的父親配型成功,下一步就等著骨髓移植了,但幾十萬的醫療費,對我們這樣一個貧困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張秀珠無奈地說,她甚至準備捐腎救子。
志愿者為他捐款5790元
張秀珠講述了兒子確診為白血病后的一些細節,當時怕兒子精神上受不了,張秀珠強顏歡笑地說:“兒子,沒啥,只是貧血。”但紅腫的眼圈和顫抖的聲音讓兒子一眼看穿,他說:“媽,到底是什么病,你直接告訴我吧。”聽說是白血病,兒子愣了片刻后,微笑著安慰媽媽說:“沒關系,這病能治。”
當晚,同學給兒子打電話,兒子忍不住哭了。“醫生說了,只要配合治療,我就沒事。”電話里,兒子很堅強,安慰起同學來,還叮囑別讓其他同學知道,他不想讓更多人為自己擔心。
同病房的病友們說,只要有人來看望,宋雨軒總是一臉笑容。但他獨自一人時,卻常常發呆。說到自己的病情,宋雨軒瀟灑地說:“我能吃能睡還能說,除了想念學校和同學,其他一切都好。”
宋雨軒也有難過的時候,他含淚說:“媽媽每天半夜站在我床邊落淚,我假裝睡得很香,眼淚流出來也不敢伸手去擦。我難過,媽媽會更難過。我希望把悲傷留給自己,把笑臉留給媽媽、同學……”
疾病雖然無情,但社會有愛。18日下午,徐州愛心緣公益團隊攜手藝友畫廊去探望正在等待化療的小雨軒,并進行了現場愛心募捐活動。共籌集善款5790元,其中藝友畫廊白守輝個人捐款1000元。愛心緣團隊的伙伴們懇請更多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挽救這個年僅14歲的生命!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