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8月2日,江蘇昆山發生特大爆炸事故,令人震驚。為了保證傷者的生命安全,徐州市中心醫院積極響應省衛計委部署,選派醫療護理專家前往參加救援,在蘇南大地奏響了一曲無私奉獻、誠摯協作之歌。
增援 刻不容緩
“8.2” 特大事故發生后,傷員眾多,由于昆山本地醫療機構處置力量不足,在省衛計委快速調度下,大部分傷者被陸續送往上海、南京、蘇州、南通、無錫、常州等醫院開展救治。
8月3日晚22時30分,市中心醫院院長張培影接到市衛生局的緊急電話,省衛計委部署調派醫療護理專家支援。張院長當即表示:全力配合,立即選派專家增援!
省衛計委先是要求從燒傷整形科、骨科、普外科選派三名高年資醫療骨干,次日到無錫第三人民醫院報到,支援時間為兩周。在醫務處主任魏以壁的協調下,很快,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張建軍博士、骨創傷外科副主任醫師劉軍博士、胃腸外科仲永主治醫師受命待發。時為深夜,一經決定,大家立刻分頭準備。仲永當時還在值夜班,來不及整理行裝,電話告知愛人把行李送到醫院。第二天一早6時,三位專家由魏以壁主任送往高鐵站,坐高鐵奔赴無錫。
8月4日中午,省衛計委通知該院,要求護理部選派兩名擅長血液凈化的ICU專科護士,下午火速趕到蘇州市立醫院。護理部主任孫海云安排ICU主管護師楊翠、護師李玉峰,于13時40分乘車趕往蘇州。
8月6日,省衛計委又要求市中心醫院選派兩名精通重癥監護的專家前往蘇州市立醫院支援。ICU副主任醫師李家瓊、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王蔚受命前往。當時,王蔚四歲的孩子發燒39度,他正請假在家中照顧,愛人因單位有事不能及時趕回。接到命令,王蔚把孩子送到好友家中,保證了準時出征。
救治 勇于應戰
按照“8.2” 特大事故救援指揮中心的安排,張建軍、劉軍、仲永在無錫三院,楊翠和李玉峰分到蘇大附一院ICU,李家瓊和王蔚分在蘇州市立醫院東區,分別管理燒傷面積95%以上的病人。
由于是爆炸致傷,病人傷情在高熱燒傷外,往往還包括爆炸形成的能量傳遞對肺部、腸道等內部臟器的損傷,這種復合傷和普通大面積燒傷患者相比更為復雜、嚴重。救治中需要過三關:休克關、感染關、多臟器功能衰竭關。目前患者休克期已過,下面主要面臨的是毒素吸收、感染和多臟器功能損傷問題。
在無錫三院,張建軍等三位專家的主要任務是參與手術,創面換藥及搶救。剛到的第一天,大家全部投入救治,一天一夜沒離開醫院。已過了休克期的病人,不可避免地都出現了感染。為了防止創面感染引發全身的膿毒血癥、敗血癥,所有燒傷病人都進行了第一次手術切痂。這幾天的切痂手術讓三位外科專家忙得不可開交。病人創傷面積大,切痂時間長,每個動作都要快、穩、準,并且還要時刻關注病情變化,隨時進行搶救。這樣的手術在其后還要進行多次。
在蘇州市立醫院,李家瓊和王蔚主要任務是調整病人循環、防治感染、呼吸支持、穩定內環境、調整胃腸道、營養支持、鎮痛鎮靜等,每個燒傷病人的治療方案根據個體狀況調整精細,全面而復雜。李家瓊表示:病人病情危重,肩頭的壓力大,我們要盡最大努力保證病人病情穩定,為下周再次手術打好基礎。
在蘇大附一院ICU,楊翠和李玉峰每天要協助醫師為所有燒傷病人換藥四次,白天兩次,晚上兩次,每次需要一個多小時。液體管理每天補液一萬多毫升,同時兼顧做血濾治療以保護臟器功能,還要嚴密監控病情。“一分一秒都不能大意,發現異常要馬上通知醫師處理。”在楊翠和李玉峰兩人的班上,已經數次及時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生命 贏于不棄
對被支援醫院的傷員來說,醫院救援人員的到達無異于雪中送炭。這三家醫院當時都是超負荷運載,工作量極大,醫護人員白天黑夜連軸轉,絲毫不敢松懈,大部分人已筋疲力盡。及時的增援讓他們感動萬分,一位疲憊不堪的醫師拍拍張建軍的肩膀:“謝謝你們,來的太及時了!”
對于這次救援,大家普遍感覺政府高度重視,協調有力。醫院都是連夜采購燒傷病人所需的特殊醫療設備,各醫院還有國家衛計委委派的兩位院士親臨查房。每個病人都配備一個最少4人的治療組,包括燒傷、ICU和外科專家,24小時無縫隙地救治護理。專家們每天上下午各查房一次,及時調整方案。感染科、氣道小組、血濾小組的醫護人員也都聚集到這里進行全面綜合系統的搶救和診療。據介紹,在以往的事故傷員搶救中,如此配備的救治力量是從未有過的。
在救治過程中,無論在手術室還是監護病房內,每天24小時室溫都要維持在30攝氏度以上。對燒傷患者特殊的治療要求,不僅不能開空調降溫,還要放保溫毯和照射紅外線烤燈來升溫。這樣,所有醫護人員在治療和護理中都汗流浹背,“有時都感覺自己快要熱暈了。但只要病人能好轉,這些我們都能忍受!”
每天繁忙的工作常常使救治的醫護人員忘記了饑餓,實在堅持不住了,才隨便吃點東西,又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之中……
對于市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從省衛計委到支援醫院都表達了充分的認可,對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表示敬意。并專門致電市中心醫院領導表示了感謝。在蘇州市立醫院,ICU專家組邱海波教授已經提前給李家瓊和王蔚打了招呼,希望他們支援時間延長為一個月。
“病人的治療過程還很漫長,我們已經做好打長期戰的準備,只要能減少死亡和致殘率,我們愿做出最大努力。”徐州市中心醫院救援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