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要聞:在社會資本以何種形式進入公立醫院為最佳路徑尚未定論的當下,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張居洋帶頭"嘗鮮"公私股份制營利性醫院。
相關資訊
梁萬年:政府將為公立醫院改制劃一條紅線路陽談醫院籌建:學科即產品 服務即體驗趙紅:用市場激活公立醫院改革“新成立的三胞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轄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徐州市腫瘤醫院、徐州市職業病醫院和兩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胞集團控股80%,徐州市政府占股20%。”4月20日,在健康界傳媒主辦的“健康界·2014醫療投融資論壇”上,徐州市腫瘤醫院院長張居洋力挺公立醫院股份制改革。在社會資本以何種形式進入醫療行業尚未有定論的當下,張居洋樹立的公立醫院改制樣本,備受關注。
逼出來的混合所有制,引民資8000萬
“剛來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時,這個醫院的欠債已達2個多億,資產只有1個多億,要錢沒有,要政策有一條,那就是改革。”張居洋回憶起剛進醫院時,感慨改革是唯一出路。
據張居洋介紹,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是一家綜合性醫院。剛接手時,考慮到徐州地區沒有腫瘤專科醫院,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張居洋對瀕臨絕境的醫院進行了一次大的“手術”:將綜合性醫院轉型為腫瘤專科醫院。在徐州市政府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幫助下,醫院引入技術幫扶,進行腫瘤專科建設。2008年醫院正式更名為徐州市腫瘤醫院,2009年醫院被市政府確定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
“在沒有資金的支持下,醫院引入了民營資本,成了名副其實的‘混合所有制醫院’,”據張居洋透露,“2009年醫院引進了8000多萬民營資本,合作建設了醫院放療、泌尿、乳腺等多個診療中心,保證了醫院的正常運行。”
截至2013年,醫院的業務收入已從2008年的1.6億上升到5.3億,床位也從500張增加到了1000張,醫院發展逐漸煥發出生機。
徹底的股份制改造,三胞公司控股80%
由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不斷提高,醫院進行的“混合所有制”實踐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前期的多輪專題研究和論證后,2014年3月27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全面推進股份制醫院改制工作。
據張居洋透露,會議決定在北區新建一所機制全新的股份制現代化綜合醫院,徐州市北區股份制醫院(又名江蘇省人民醫院徐州分院、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由徐州市政府主導,引入江蘇宏圖三胞集團公司資金,三胞公司控股80%,徐州市政府占股20%,雙方共同成立了徐州三胞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由管理公司的董事會管理醫院,同時江蘇省人民醫院在技術、人才、管理、品牌等要素方面提供全面支持和對接。
“改革中我們明確了產權結構,那就是股份制,醫院直接改成了企業法人,”張居洋說,“醫院現有的人員保持事業單位編制,退休后享受事業單位的各項政策,但在整個改制的過程中,享受股份制績效水平。”
混搭三級診療體系,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據張居洋介紹,新成立的三胞醫療管理有限公司下轄一個綜合醫院,即徐州市北區股份制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徐州分院、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兩個專科醫院,分別為徐州市腫瘤醫院(營利性)和徐州市職業病醫院(非營利性),同時托管了兩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非營利性),形成了綜合、專科和社區為一體,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機構“混搭”的醫聯體,建立了“社區、綜合、專科三級診療體系。”
三級診療體系以社區為中心,主要承擔慢性病的長期診療、公衛、預防等任務,把主要病人集中在社區;二級診療以綜合醫院為載體,與一級診療形成雙向轉診,主要承擔門急癥和住院治療、康復等;三級診療以精細化的專科醫院為載體,與二級診療形成雙向轉診,主要集中學科優勢和臨床資源,為某一類別患者提供高技術、高難度的專業診療服務。
目前,股份制醫院合作協議書已經完成了前期的修訂工作,待審批后簽訂實施。未來兩年,三胞醫院管理公司將全力打造徐州及淮海經濟區的一流醫療平臺,積極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
張居洋看好股份制醫院的發展前景,他表示:“我們愿做公立醫院改革的探路人,按照公立醫院改革的要求,嚴格打造股份制的醫療平臺,形成上下聯動的股份制醫聯體,該營利的營利,該公立的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