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了,徐州沒有這么好的空氣質量了。”大雪過后,我市溫度急劇直下,但最近幾天的空氣質量好轉,天空也再現久違的藍天白云。 根據統計,從2月3日(大年初四)起,受冷空氣擴散及降雪凈化影響,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截至昨日,除了一個輕度污染天之外,市區空氣質量連續多日為“良”。
根據江蘇省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1日15時,我市空氣質量指數為75,良好,首要污染物為PM2.5,7個國控監測點的數據均在60—90之間,全部為良好。根據徐州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統計數據,上一次空氣質量為優秀的那天,要追溯到2013年10月15日,當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45,優。截至昨日,我市已經有128天沒有空氣質量指數為“優秀”的藍天了。
“大雪+冷空氣”帶來了良好空氣質量,但剛過去的1月份,空氣質量卻讓人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統計的我市1月份空氣質量狀況分析顯示: 1月1日到1月31日,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8天,優良率25.81%;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5天,但六級嚴重污染的天數比上年同期增加2天。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28天,平均濃度為0.133mg/m3,比上年同期比較升高5.56%。
去年入冬以來,我市的空氣質量連續遭遇污染天,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認為,造成我市空氣污染質量差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其中冬季進入取暖季節,燃煤造成煙塵等污染增加形成二氧化硫、PM2.5污染加重。根據我站在黃河新村站點進行的PM2.5源解析初步結果可以看出,供暖前燃煤、二次源(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對PM2.5貢獻率為29%、供暖后(12月1日)燃煤、二次源(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對PM2.5貢獻率增加至47%。也就是說,供暖季節燃煤量的增加對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很大。
其次,1月份我市遇到持續長時間的霧霾天氣,平均風速較往年小,且受高壓氣流控制時段較多,造成空氣污染物不容易及時擴散,是空氣質量較差的客觀原因。目前我市污染物排放量已超出大氣環境容量,環境空氣質量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空氣質量在擴散條件較好時能達標,一旦遭遇不利天氣條件,空氣質量和能見度就會迅速下滑。特別是在霧霾天氣下,不利于大氣中污染物的擴散稀釋,容易在城區和近郊區周邊積累,致使環境空氣質量急劇下降。
另外,1月份降水少、空氣干燥,揚塵造成顆粒物等污染仍較重。
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