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雖然是個暖冬,雨雪、寒風天氣比往年有所減少,但骨科疾病患者仍明顯增多。徐州市中醫院骨科主任楊六中介紹,冬季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主要集中在骨折、關節病和頸腰痛三方面,大家在冬季應注意衣物添加、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天氣有變化前提前采取預防,這樣才可以有效預防骨病在冬季的加重。
// 天寒地滑,預防外傷性骨折 //
今年徐州冬季雨雪較少,市民因為冰雪路滑而摔傷的病例少了許多,但冬季衣著較厚,動作不靈活,臨床上還是有不少因為跌跤誘發的各類骨折,尤其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朋友更容易發生骨折。
一般來說,骨折主要發生為橈骨遠端骨折、肱骨外科頸骨折、股骨近端骨折以及胸、腰椎椎體骨折。這里給大家介紹以下幾種生活方式,可有效預防骨折的發生:
加強體育鍛煉,增加全身代謝及血液循環,使鈣質充分被骨骼吸收。向大家首推的運動有:慢跑、散步。這樣不僅能夠培養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還可以增強骨骼的硬度,有效避免意外損傷造成的骨折、脫位。對于一些患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應咨詢醫生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運動。
平常多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這樣有助于維持骨骼對鈣質的吸收利用能力。
飲食方面調理,建議多吃富含鈣、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這樣可以預防骨質疏松及骨折的發生。
此外,老年人走路時要小心,冰雪天或者路面濕滑應盡量緩慢行走。同時,合理選擇穿鞋對預防骨折也有幫助,多穿低跟鞋、運動鞋可以大大降低骨折發生的概率。在家時應注意保持房間的明亮。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視力的下降,起夜容易摔跤造成骨折,這時最好家中要有陪護人員。
// 氣溫驟降,預防關節疾病 //
寒冷的冬季是關節疾病患者最難捱的季節。大多數老年人關節病都是骨性關節炎,也有一些病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麻木、酸痛,重者屈伸不利,嚴重時可導致關節腫大變形,手不能抬,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
臨床發現,關節病不單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這與許多年輕人生活習慣不好有直接的關系,如不少因美麗而致“凍”人的年輕人膝關節出現提前退化現象。
市中醫院骨科主任楊六中建議,冬季預防關節疾病要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誘因——受涼、受潮濕、外傷(如關節扭傷、跌傷、骨折)等都是關節炎癥狀加重的誘發因素,必須避免。特別是冬季天冷,風寒容易入侵骨骼,會加重刺激炎癥反應,必須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內衣汗濕后應及時換洗,被褥要常曬。
適當運動——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發展階段允許配合積極的運動療法,運動的原則和運動量應根據疾病的程度,在能耐受疼痛的范圍內進行,一般以運動訓練后第二天不感覺疲勞為目標。但是,各項運動訓練均要注意防止發生骨折。
// 寒風刺骨,預防頸腰疼痛 //
冬季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高發季節,因為寒冷刺激會使周身血管收縮和椎旁肌肉收縮,從而使間盤內壓力改變、增大,椎間盤因負荷加大導致退變加速;另外雨雪天氣多,因外傷導致急性椎間盤突出可能性很大。同時,不合理的睡覺方式、運動鍛煉方式及不合適的枕頭都會造成頸椎、肩部及周邊肌肉的損傷。
楊六中主任提醒頸椎病患者,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預防頸腰痛的發生:
注意頸部及腰部的保暖:冬季天氣較冷,特別是夜間溫度較低,因此,早晚要加穿衣服,夜間加蓋被子。可以用厚的長圍巾對脖子進行保暖,平素腰部容易疼痛的人可以配帶腰圍。
糾正不良習慣,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期伏案、長時間躺在沙發上以及被窩里看電視節目。平素頸腰疼痛的人注意不能勞累,盡量不搬抬扛重物。要睡硬板床,使用頸枕,可以保護腰背部,穩定脊椎不變形。
避免運動性損傷:冬季許多朋友喜歡鍛煉,由于熱身活動沒準備好、動作做得不到位、運動強度過高等不正確的鍛煉都會增加頸腰椎受損的概率。
楊六中主任指出,隨著科普知識的推廣,疾病重在預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遇有外傷性損害及骨與關節不適性癥狀時,都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徐州市中醫院骨科在診治上述骨科疾患方面,具備雄厚的實力,歡迎廣大病友來院咨詢、診治。
■ 專家名片
楊六中
骨傷科主任 主任中醫師
教授 徐州市人民滿意醫生
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畢業后從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至今,先后在國家、省級雜志發表學術論文近二十篇,主持科研課題兩項。1993年赴南京醫科大學附院進修骨科一年。1997年參加衛生部在天津醫學院舉辦的第三十九屆“全國高級骨科醫師”進修班學習一年。先后開展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骨盆腫瘤切除術、頸椎前后入路手術、脊椎骨折、腰椎滑脫切開復位、椎弓根固定術等。2001年被評為徐州市十佳青年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擅長于pilon骨折、各種骨與關節損傷手法整復及手術治療,對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