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監護室

兒童急救分站
數據最有說服力。
統計顯示,市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年收治危重病人3000余人次,其中65%以上由周邊地區轉來。
打造淮海經濟區兒科急救中心,對此目標,市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已成現實。
認知 ——淮海經濟區兒童急救中心
據了解,徐州市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開始于1995年,由兒童醫院120急救分站、急診科、重癥監護病房(PICU)及恢復期病房組成。
科主任李衛華介紹說,通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 已成為淮海經濟區及蘇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設備最先進、且具有危重患兒急救轉運系統的兒童急救中心。2005年,該中心被評為徐州市臨床重點專科。
李衛華主任說,目前,兒童醫院PICU已與淮海經濟區內二十余個市縣、數百個鄉鎮醫院產科、兒科建立起緊密聯系,形成了本地區內的三級兒科急救網絡,使基層醫院的急危重患兒可以在該院ICU專家指導下進行有效現場急救,并由專用救護車送到上級醫院ICU,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地區兒科危重疾病搶救成功率。
李衛華主任介紹說,徐州市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現有醫護人員147人,其中包括45名專科醫師和一支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隊伍。現在,年收治危重病人5000余人次,其中65%以上由周邊地區轉來,總體搶救成功率超過85%。
優勢 ——危重病人救治療效顯著
說到科室的優勢,李衛華主任說,以機械通氣治療各種呼吸衰竭病人為例,兒童醫院的高頻震蕩呼吸機采用的是高頻振蕩通氣模式,是目前所有高頻通氣中頻率最高的一種,也是目前最先進的高頻通氣技術。兒童醫院自從2012年添加高頻震蕩呼吸機以來,已用于多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救治,取得較好療效。
對于床邊纖維支氣管鏡技術,李衛華主任說,科室于2011年初開展兒童床邊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及治療工作,擁有最新賓德(PENTAX)纖維支氣管鏡及配套光源、視頻轉換器等系列設備。目前,可以開展從小嬰兒到18歲(成人)患者的氣管內探查、標本的采集及治療等工作。月治療病人約50人(次)。該科和北京兒童醫院、浙大附屬兒童醫院、上海兒科醫院等建立了長期而緊密的協作關系。
對于血液凈化技術,李衛華主任介紹,目前,該科擁有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瑞典金寶血液透析機及配套的濾器,能夠完成各種血液凈化技術的治療方式,尤其是對于一些年齡較小、體重較低的嬰幼兒,也擁有相對應的濾器,能夠滿足臨床血液凈化技術的需要。目前,已開展了有關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溶血尿毒綜合癥、急性中毒、嚴重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膿毒癥、過敏性紫癜、格林-巴利綜合癥、重癥肌無力、重癥胰腺炎、多臟器功能障礙等急、危、重癥的血液凈化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特色 ——院前院內治療一體化
說到科室的特色,李衛華主任從四個方面重點進行了介紹。
先說院前急救。2005年,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成立兒童醫院急救分站,現有4輛多功能救護車,裝備了車載呼吸機、多功能心電監護系統和嬰兒轉運暖箱,以及訓練有素的專業救護人員,可以在接到求助電話后三分鐘內出車,對方圓200公里內的危重患兒實施現場急救,待病情穩定后轉入該院ICU進行治療。據統計,八年來,兒童醫院急救分站從徐州地區及周邊等地實行雙向轉診15000余例次。目前,本專科已和周邊四省接壤處20多個縣(市)建立危重癥救治協作關系,已基本形成了以徐州市兒童醫院急診醫學科為中心、市、縣、鄉鎮醫院兒科的三級急救網絡。
對于急診科,李衛華主任介紹說,急診科是兒童醫院院前院內救治的樞紐,設有急診重癥監護室,配有呼吸機、心電呼吸監護儀、心電圖機、除顫器、洗胃機,早產兒培育箱,遠紅外搶救臺等設備,可對危重患兒進行緊急處理、救治、中轉、輸送,急診綠色通道24小時開放,保證了院前院內救治的連續性、一體化,多次創造了搶救奇跡,急救環境和技術力量處于淮海經濟區領先水平。
談到重癥監護病房(PICU),李衛華主任說,重病監護病房現有床位95張,其中包括28個功能齊全、設備精良的搶救單元。配有現代化的呼吸機、多功能心電、呼吸、體溫、血壓監測儀、腦功能監測儀及多功能中央監護系統,床邊視頻探視系統及嬰兒防盜監護系統。另有床邊拍片機、血氣分析儀、血液凈化機、高頻通氣呼吸機等先進的儀器設備。
為方便患兒就醫及減少醫療費用,該科還在2011年建立了67張兒科危重癥的恢復期病房,將在PICU搶救成功的患兒在病情穩定后轉至恢復期病房進行繼續治療,以達到最終康復的目的。
“徐州市兒童醫院急救分站、急診科、PICU及恢復期病房已經將院前急救、院內治療及康復治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李衛華主任說,目前已經形成了院前院內治療的一體化,方便了危重患兒的救治,明顯提高了危重患兒的成功率。